2025年产业目标:1500亿元 如今,站在产业连续两年破千亿元的高点上展望,厦门提出“更上层楼”的新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1500亿元,成为GJ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集群、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 如何实现这一新发展格局?本次生物药产业大会上,专家院士们也积极建言献策。其中,“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成为关键热词。 
5月6日下午,闽西南医疗机构DB走进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线,实地感受企业创新的脉搏和产业蓬勃发展的气息。厦门市科技局供图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建设非常重要。”李校堃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正向区域整合和纵深发展转变,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基础坚实,且有大学、科研机构及医院支撑。他建议,厦门未来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持续加大力气建设产业生态,持之以恒地把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建设起来,培育“基础/应用研究—中试生产—转化—制造—流通”全流程链条。 “要实现生物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强人才培养解决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开拓融资渠道解决研发资金投入少的问题,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认为,生物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发展迅速且市场前景广阔,呈现出龙头企业优势突出、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格局,但在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如高端、复合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上下游原辅料等供应链产业弱等问题,阻碍着行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我国生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挑战和难题,也是举办本次大会的初衷。” “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具备良好基础,期盼加速发展。”厦门市副SZ廖华生在生物药产业大会上致辞时表示。 以历经三年筹备的本次大会为新起点,厦门市将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接下来,该市还将积极布局前沿生物治疗技术、合成生物学、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疫苗等领域,加快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争创“生物经济先导区”……锚定目标,如火如荼的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将再度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