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个周末最重要的财经新闻是,“二十届ZY财经WY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并发布了新闻通稿。 这次会议提出: 1、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2、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 由此可见,ZY对实体经济越来越重视。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地方提出了制造业立市、制造业立省的新口号。 什么是实体经济?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概念。我们很难说实体经济包含什么,只能说不包含什么。 一般认为,房地产、金融证券保险、博彩、体育、网络游戏等行业,不算实体经济。其他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都算实体经济。 ZY强调的实体经济,主要指先进制造业,是以专精特新企业为DB的企业。 传统观念里,第二产业更“实体”一些,所以第二产业占比,往往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重要指标。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其中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核心。 过去这些年,由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城市都出现了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但如果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太快,占比低于三分之一(33.3%)甚至30%,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下图是2012年到2022年,GDP位居TOP20(按照2022年排序)的内地城市,第二产业占比变化情况: 
郑州、杭州、长沙、成都是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最多的4个城市,10年里占比下降都超过了15个百分点,其中郑州下降了17.8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占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城市还有:天津、重庆、上海、武汉、青岛等。 上述20个城市中,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降5.4个百分点)的只有无锡、泉州。 此外,济南、苏州、深圳、佛山、宁波下降也比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