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09|回复: 3

高铁一通,人去楼空!为何会说高铁是三四线城市的抽水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载)
1964年10月1日,连接东京和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东京作为日本最大的城市,有着更多的名校,更多的大型企业,也有着更多的机会。
为了谋求更好的仕途,全日本年轻人都喜欢往东京跑,导致东京人口增速过快,给城市发展造成了许多压力。
此时的日本ZF迫切希望关西地区的其他城市能够分担一下东京的压力,因此对于东海道新干线给予厚望。
“虹吸效应”就是:高铁通了之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强大吸引力会更加轻易将高铁沿线小城市的资金人才吸走,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
曾经滞留和阻隔人员流动的是空间,但高铁的便利,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会让人员加速流向经济更强、基础更好的城市。而伴随着人口流失的,还有财富流失。
原本的预期是,修通高铁然后借助大城市的强劲发展来拉动自己的经济。然而,高铁通车后,核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将会愈发加强,三四线城市的人口、经济、财政和收入反而会被加速掏空。
“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或者说,赢家通吃,竞争将更加残酷。”
按照日本ZF的预期,一旦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大阪到东京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届时肯定会有一些企业和年轻人选择迁移到大阪定居,毕竟大阪也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
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后,东京到大阪由原来7个小时的路程缩短至不到2个小时。当时,修建这条高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带动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的经济发展,也就是可以将东京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吸引到他们的城市。
结果却让大多数沿线城市大失所望,东京对大阪等城市产生了强烈的“虹吸效应”。结果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东京都市圈的人口急剧上升,大阪都市圈的人口反而下降。
在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后,结果却大大出乎日本ZF的预料。
虽然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经济实力仅次于东京,但是大阪综合实力还是比东京差太多了,新干线的开通并没有让东京人搬到大阪去居住,反而是越来越多的大阪和关西地区的年轻人都乘坐新干线跑到了东京谋生,东海道新干线犹如一台抽水机,把大阪和关西地区的年轻人都抽走了。
时至今日,日本东京都市圈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增加,而关西地区的人口也依然在持续减少,尤其是年轻人,这就是著名的城市虹吸效应。
事实上大城市在各种资源上都碾压小城市,特别是医疗和教育资源,小城市跟大城市压根没有可比性。
就拿医疗资源来说,您知道中国平均寿命最长的地区是哪里吗?是青山绿水的西南?还是不知道寒冬的海南?
答案都不是!
冷知识:
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83.67岁、婴儿死亡率为2.66‰、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
北京市民平均期望寿命82.2岁,婴儿死亡率为2‰,孕产妇死亡率为10/10万
全中国平均期望寿命77.3岁、婴儿死亡率为5.6‰、孕产妇死亡率为17.8/10万
不请自来,并且很笃定地告诉你,这是肯定的。大城市不管是师资资源还是医疗资源,都远远比其他二三线城市高出很多。
目前国内人均寿命最长的地区是上海和北京。
古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三四十岁,哪怕是皇帝,二十多岁驾崩的也是比比皆是。
医疗的进步是人类寿命增加的关键,而北京上海的人均寿命之所以大幅领先全国,其先进的医疗资源功不可没。
至于教育资源,大城市的优势就更大了,这个就无需多说了,大城市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
大城市机会更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而高铁的建成会更加方便年轻人向大城市迁移,于是才有了“高铁一通,人去楼空”的话。



发表于 2023-4-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是福建人均生命预期值最高的城市,也排在国内前列,证明了厦门是宜居适合养老的城市,多次被评为国内宜居城市前十
发表于 2023-4-7 13: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的文章
发表于 2023-4-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单一的角度看事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5 00:36 , Processed in 0.0458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