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981|回复: 2

长汀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工业产值再破百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0 13: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闽西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天长)元月28日,笔者在长汀安踏二期工地现场看到,2万平方米的新建框架结构标准厂房正在进行基础及消防水池施工,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先进服装生产线30条,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长汀县纺织服装产业逆势而动,规模工业产值105.6亿元,比增4.7%,继2019年实现产值100.6亿元后,再破百亿。

作为福建省重点培育的五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一,长汀县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龙头支柱产业,强化招商,培育龙头,安踏、宏鑫、荣耀、华平、新纺、南祥针织、亿来实业、金怡丰等国内外知名纺织行业企业成为全县纺织服装的龙头。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长汀县迎难而上,强化帮扶、政策引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干部挂钩企业帮扶复工复产,县里出台“长汀县应对新冠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措施”和“长汀县促进企业复工稳产增产若干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物资、物流等各种困难,确保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据了解,截至目前,应急还贷资金累计为6家纺织企业提供应急资金4625万元,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4家纺织企业提供担保3910万元。

长汀县高度重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设备改造,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针织行业规模企业全部实现由手摇针织机向全自动电脑针织机转型升级,纺织企业采用清梳联、细纱长车、自动络筒、全自动抓等先进技术,实现每万纱锭用工由100多人减至五六十人。截至目前,卡鑫隆、新纺、海华、荣耀、宏鑫等5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亿来、南祥、宏鑫、荣耀、天守文兴、卡鑫隆、福丰等一大批企业实施技改,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0年底,长汀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企业70家,拥有已投产75万纱锭,签约及在建65万纱锭,1150台喷水织布机,5条无纺布生产线,78台经编、花边织布机,从业人员1万余人的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纺织纤维-纺纱-织布-服装加工-市场”和“针织机械-纺线-织片-缝合-后整-洗烫-市场”两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下游关联度不断提升。

来源:闽西新闻网
发表于 2022-10-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并逐步达到理想状态的政策措施。它主要是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发表于 2022-10-22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调结构,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观念,也就是不能单纯以增加产量论英雄,要念好山海经,要唱好林草戏,要合理开发更多农业资源。特别是提出要统筹粮精饲发展,要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这是调结构。
第二,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这一点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对农业的发展来讲。
第三,促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为传统上的农业就是提供农产品,实际上农业是接二连三的,不光是提供产品,不光有生产的功能,它还有生态的功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要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
第四,去库存。现在粮食、油料,很多农产品的库存相当庞大,去库存有一个过程,我们在去库存的过程当中也会把握好节奏,要防止打压现在的市场,因为现在农产品价格很多已经在下行了,如果把握不好节奏,可能下行的速度会更快一些,特别是玉米,刚才陈主任已经讲了,因为粮食是商品,有的库存时限是有要求的,玉米库存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计划。
第五,降成本。这个潜力是非常大的,就是着力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营销成本。比如说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的使用,把生产成本降下来,通过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降低农业的服务成本,实现节本增效。
第六,补短板。大力弥补制约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比如说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在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要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要治理面源污染,推动绿色发展,这是讲的关于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六项重要工作。
有一点需要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是说粮食不重要了,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当然粮食生产要尊重市场规律,要顺应供求的变化,要实时调整粮食的种植结构,特别是玉米非优势产区,要把产量压下来,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真正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调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15 09:38 , Processed in 0.0440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