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1251|回复: 0

精准执纪,鼓励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完善激励保护机制,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党员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三个区分开来”是保护锐意进取干部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脱贫攻坚工作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将会遇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用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分析、思考问题,探索新路子,融入自己的创新智慧。这不仅需要群众的大力支持与拥护,更需要国家需要组织给予强有力的保障,让辛苦者不“心苦”,需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
       践行“三个区分开来”有利于担当作为,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三个区分开来”体现了对干部的严管厚爱,让那些敢于作为、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消除后顾之忧,克服少数党员干部工作畏难、不敢担当、求稳怕乱,担心干多错多被追责,“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的现象。让干事创业者“尝到甜头”,让改革创新者得到“依靠”。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践行“三个区分开来”有利于精准执纪,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践行“三个区分开来”,对干事创业者区别对待、容错宽恕,基于表象抽丝剥茧,厘清本质和真相,对症下药,切中要害,有利于精准稳慎处置问题。
       但是践行“三个区分开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上还没有统一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的高度上来,很多单位只是纪检监察部门了解“三个区分开来”的内容,其他职能部门缺乏容错意识,认识不到位。二是执纪过程中缺乏容错导向。三是缺少详细的制度规定。四是容错的典型案例偏少,容错的经验偏少。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氛围。既始终坚持严的标准,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又注重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三个区分开来”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坚持依纪依法。容错是有前提和底线的,是在纪律法律框架内的容错要划定可容的“边线”和坚决不容的“红线”、“底线”,既不能不问青红皂白“打棍子”,也要防止把容错当成“保护伞”。可以包容的“错”不是原则性的违纪违法行为,而是在依纪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前提下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二是做好保护澄清。对不因故意违规违纪而造成工作失误的干部,要为他们主动辟谣,澄清事实,向干部管理部门及时反馈,客观公正地评价和保护干部。
       三是深化容纠并举。纠错是容错的目的和意义,只“容”不“纠”,就会形成纵容干部的氛围,“宽容”不是“纵容”,“保护”不是“庇护”,只有及时纠错改错,“容错”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要严格纠错整改,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全面评估,督促相关主体及个人及时整改错误,使改革失误的损失最小化。要时刻绷紧全面从严治党这根弦,及时纠错,灵活运用“四种形态”,特别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抓早抓小,有错必纠,让错误在萌芽状态就被纠正,真正让红脸出汗成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应当抓住“为公”和“谋私”的根本差异,对明知故犯和无心之过、肆意违规和改革失误、蓄意谋私和因公差错等区别处理,做到敢纠错真容错、讲政策分善恶,让好干部更加自律奋进,让怕担当的干部必须负责,让犯错误的干部迷途知返,让受诬陷的干部得到澄清,让不收敛的干部难逃惩处,秉承实事求是、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的理念,做好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树立干事创业正确导向,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5-15 09:11 , Processed in 0.0363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