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669|回复: 44

[原创] R1过东海之雄起东南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1提N年了,听惯了将于**开工,现在还在折腾。粤东城际铁路晚提很久,人家已经开工了。10月11日市 长会议,R1泉州段由经城东改为经东海。于是之前大量成果推翻,工可单位按新线深化研究。



11月7日上午,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廖良结带领泉州市铁建中心、市土储中心、泉州交发集团、泉州轨道集团、东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中铁二院相关人员赴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学习。报道: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华杰首先对廖良结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南京地铁发展历程、建设运营情况以及投融资模式。双方就南京地铁运营效益、土地综合开发、市域线的建设模式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参观了亚洲最大的地铁站——新街口站,充分学习站点土地综合开发思路和先进经验。该站是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共有24个出入口,各个出入口分别通向地面和新街口地区多家商场的地下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交通商业系统。
廖良结对南京地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及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要求:一要抓住市域(域)铁路、城际铁路难得的窗口期,加快推进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泉州段建设;二要充分学习借鉴南京轨道站点土地综合开发思路、相关政策及成功经验,利用R1线的建设有机带动东海中央商务区和中央活力区的发展;三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1线建设期融资模式和运营期补亏机制,将R1线建设成为一条有持续力、有生命力的城际线,为泉州市后续成网奠定坚实的基础。

11月16日郭常 委“赴泉州调研省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先后深入惠安中化泉州基地产业升级项目、福厦高铁泉州南站站前广场及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泉州段等项目一线”,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调研现场图板显示,R1池店至泉州东站段线路改为:赤塘-丰泽-通港西-后埔-金崎-东海-白沙-海丝公园-泉州东城际。图片粗糙,多处明显错误,可见不是定稿。

个人认为,R1决策机制是有问题的。都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工作了,现在想改就改,似乎太轻易了,拍拍脑袋而已。如果说之前是错的,那早干嘛去了?TOD早已有之,现在才学?要走东海可以理解,为啥之前方案不走呢?走东海就非得放弃城东吗?
个人认为走东海也可以不放弃城东,而且可能有更佳方案。

根据地理区位,R1泉州段改走东海大致上有两种改法:一是改晋江机场-丰泽段,丰泽-泉州东站段基本不动;二是晋江机场-丰泽段基本不动,改丰泽-泉州东站段。郭常 委调研现场图板上的方案就是第二种改法,我这里要介绍的是第一种改法,如图:

这个方案中丰泽-泉州东站不动,线路仍走丰泽-城华南路-体育中心-杨厝-泉州东站;而晋江机场-丰泽段线路改为从晋江机场沿和平东路向东北,经西滨片区、晋东片区,再跨越晋江口到东海金崎片区,再经后厝片区、通港西街、云山片区,再到原方案的丰泽站。
跟调研现场图板方案相比,线路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两者在丰泽-金崎这一段线路基本相同,我们把这一段叫中段;
不同点一:北段,我的方案保持原方案不动,即从丰泽站经城东片区、台商区再到泉州东站;而图板方案则从金崎站北走约2公里设东海站后直接到台商区,再到泉州东站;
不同点二:南段,我的方案从晋江机场沿和平东路向东北至西滨片区、晋东片区,跨晋江口到金崎站;而图板方案线路大致和原方案相同,从晋江机场经池店片区到丰泽站。
下图红线是我的方案,黄线是图板方案:

比较两个方案优劣,我们可以比较两个不同点即南段和北段。
南段如图,红线是我的方案,橙线是图板方案:

由图可见,我的方案经过环湾核心区五大重点片区的两个,西滨片区和晋东片区,可以激活大片土地,有力推进环湾战略;而图板方案未来空间相当有限。
北段如图,红线是我的方案,橙线是图板方案:

由图可见,我的方案顾全了城东片区,这个片区规划人口和东海片区差不多,承载着大泉州的许多重要职能,对R1的需求很大,目前人气远胜过东海,可以带动东海,并且在东海上班的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是住在城东片区的。而图板方案直接放弃了城东片区,仅仅在距金崎站约2公里处加密了一个东海站,然后就到台商区了,须知加密的东海站周边土地都已经定了,不能进行TOD,而在满足交通需求上,则基本可以由金崎、后埔等站替代的。
我们应该知道,城市交通就好比人体血管,有大动脉也有毛细血管,大动脉连通身体各大部位,而毛细血管连通各大部位的各个具体组织。R1就是大动脉,金崎站、后埔站、通港西街站、丰泽站都可以服务东海片区,东海片区还更需要的是毛细血管,而城东片区也需要大动脉。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4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4 16:01
问题是地铁批不下来,再拖个十年二十年,黄花菜都凉了。
没有现成需求申请不了地铁(条件之一),没有地 ...

地铁今天批不下来是永远批不下来吗?十年二十年后就有很多在东海CBD上班的人住在池店站、安海站甚至水头站?
前面讲过了,R1是大运量、长距离、快速度的城际铁路。作为重大交通项目,其带动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带动作用主要有两种,其一是TOD,这种方式作用范围是400-800米范围内;其二是通过满足跨城跨片区交通需求实现的,其作用范围可达5-10公里。按照图板显示的R1改线方案,所设几个站点金崎站、后埔站、通港西站、丰泽站都可以进行TOD,唯独东海站不能,这是TOD方面;而在满足跨城跨片区交通需求方面,金崎站、后埔站、通港西站、丰泽站能够把整个东海片区全部纳入3公里覆盖范围,其中大部分都在一二公里范围以内,这就足以达到带动片区的意图了。
R1是城市大动脉,看来还有不少人误解了它的作用机制。R1作为大动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需求端-毛细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需求端来联系需求两端而实现的,而不少人因为没有深入了解,把它误当是一种需求端-大动脉-需求端的交通形式,思考问题都建立在这样一个错误的思维认识基础上。城际铁路站点覆盖范围可达5-10公里,R1平均站间距约7公里,距离三四公里加密一个站是可有可无的,是非必要的,当路线正好经过一个地方,再加密一个站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为了在距离2公里处加密一个站,而放弃一个64万人的大片区时,那就完全错误了。
我们再仔细看看你说的那情况,实际上像匹克这样距离东海站特别近的有多少栋?其中需要公共交通上下班的多少人是在步行、骑行、小白、小公交优势可达区的?真正像你所说情况有多少?整个CBD就是跨度2公里的二十几栋各自独立楼房,需求点相当分散,比一般住宅小区还分散,这需要解决的是毛细血管式的微循环问题,通过小黄、小白、小公交等等形式把毛细血管接到金崎站跟接到东海站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再者,市区有大量公交车是直达东海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坐公交直达东海目的地,也就三四十分钟时间,真正骑电驴到丰泽站乘R1到东海的不会多,要想想R1发车间隔时间就不短。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起东南 于 2022-11-20 23:02 编辑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20:19
随着入住率上升,周边房源可能就不够或者很贵了,
出于节省开支,或其它因素(比如男/女朋友在其他地方上 ...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是否值得为了加设一个R1东海站而放弃R1过城东片区。东海行政区-CBD那一片确实会因上下班而产生交通潮汐现象,一些人想通过加设R1东海站来解决这种交通潮汐问题,这也就是他们提出加设东海站的理由。
殊不知加设R1东海站对于解决这种交通潮汐的作用微乎其微,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更不值得为了加设一个R1东海站而放弃R1过城东片区。
前面其实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有的网友还是不明白。为了简化问题,下面我用一张东海站等距圈图来说明,我们先把到东海站附近区域的交通需求简化为到东海站一个点(下面简称O点)的交通需求,以到这个点的等距圈来说明各种优势交通方式的分布。综合便利性、成本、站点空间分布、班次时间密度等各种因素,我们可以得知,大概一公里等距圈内是步行优势圈,由此向外依次大概是自行车优势圈、共享电动车优势圈、小白优势圈、小公交优势圈、普通公交优势圈……,丰泽站所在等距圈就在普通公交和小公交优势圈范围内,也就是说直到丰泽站都还没有城铁优势圈,当到O点上班人群要租房时,他们首先会在步行优势圈内租房,然后随着需求增加,租房范围渐渐向外扩大,当扩大到金崎站等距圈时,人们并不会优先集聚到金崎站周围,在这个等距圈上,即使住在金崎站旁的人,都没什么意愿会通过R1到O点上班,因为自行车等其他交通方式更加便利且省钱,而等距圈上的其他绝大多数范围就更不用说了;当扩大到后埔站等距圈时,后埔站周围也没多少优势可言,再扩大到通港西站等距圈,再扩大到丰泽站等距圈,人们始终都有比R1更优的大量选择,所以R1能分流的到O点的交通潮汐压力十分有限,并且不存在不可替代的必要性。而当范围再扩大到丰泽站等距圈外呢?那就更加明显了,看看站点分布就很清楚了。
总而言之,加设R1东海站对于解决交通潮汐的作用微乎其微,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更不是不可替代的办法,更不值得为了加设一个R1东海站而放弃R1过城东片区。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1 11:16
距离越短越没优势是肯定的,基本上电驴能通达不会有人坐R1;
老城区与东海说远不远,说近不近,R1方不方便 ...

等到有大量人员从池店安海甚至水头到东海上班时,那早就有地铁了,地铁才是适合上班需求的,它可以根据本地交通峰谷来调整发车密度,空间覆盖密度也更密,票价补贴也好办。
R1是城际铁路,是服务于城与城、大片区与大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的,它是大运量、长距离、速度快的城市交通大动脉,其基本模式是通过“毛细血管-大动脉-毛细血管”把许许多多的需求两端联系起来,东海行政区-CBD就是一个跨度不小的众多独立楼栋的区域,其需求点是相当分散的,远不如学校、医院,甚至不如大部分住宅小区,这种特点最适合的就是毛细血管,即使设了东海站这种大动脉接口,也需要大量毛细血管,而这些毛细血管接到东海站或者金崎站其实是差不多的。按照图板方案东海片区将可以有东海站、金崎站、后埔站、通港西站、丰泽站等5个城铁站来服务,整个东海片区规划人口35万,而东海站服务范围人口差不多8万。而城东-洛江片区规划人口64万,再者城华南路站将是原漳泉肖铁路改成市域或城际铁路后的换乘站,不仅增加覆盖老城区、北峰丰州片区、南安等地,而且关系着整个轨道交通成网的大局,能不重视吗?能为加密一个仅2公里就有替代的东海站而放弃城东吗?
发表于 2022-11-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你心目中的三地城际轨道交通的组织架构如何
发表于 2022-11-2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讨论的热火朝天,估计十年后还没开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fujianup 发表于 2022-11-20 12:23
现在讨论的热火朝天,估计十年后还没开工!

这是大家都很不想看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Kirin9000 发表于 2022-11-20 12:18
很想知道你心目中的三地城际轨道交通的组织架构如何

R1可由3市共同出资设立项目法人单位。
发表于 2022-11-2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2:31
R1可由3市共同出资设立项目法人单位。

我也觉得是一种选择,但到目前为止,没看到任何迹象
发表于 2022-11-2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要这么拐吗
发表于 2022-11-2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方案,就是要放弃那个东海站点了
发表于 2022-11-2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2:31
R1可由3市共同出资设立项目法人单位。

看来你也不能接受厦门主导,这样子还有的拖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拐类似翔安机场那个,都是因为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永 发表于 2022-11-20 12:42
你这个方案,就是要放弃那个东海站点了

是的,东海片区接上动脉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毛细血管,而城东片区也需要接上动脉。
发表于 2022-11-20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2:46
是的,东海片区接上动脉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毛细血管,而城东片区也需要接上动脉。 ...

不觉得政务区、CBD区人更多吗,东海其他地方才是人烟稀少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永 发表于 2022-11-20 12:48
不觉得政务区、CBD区人更多吗,东海其他地方才是人烟稀少

那要看看和一整个城东片区比起来哪个更需要。政务区、CBD其实也是面积不小的一片而不是集中在一点,各个单体需求点的流量其实远不如医院、学校,这种特点适用的是毛细血管,何况其中也有一大部分人是来自城东片区的,再者,任何一次交通需求都是必须连接两个端点,不能单考虑一个点,一个点再怎么条件好,另一个点条件不符,那这条交通线就不符合需求,打个比方,假如你上班地点离R1很近,但你住的地方没有R1或者很远或者很不方便或者全程成本高,那么你会利用R1来上班吗?所以R1设东海站能起的作用很小,不是一些人想当然的那样。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弄清楚城铁和地铁的区别。地铁全线站点密集,运行时间、票价都不多,这样沿线就能把大量职住之间交通需求连接起来。城铁不是这样,现在到东海上班的大部分都住在主城区和城东片区,这两大片区有多少个站?主城区只有一个站,住在这个站周围而在东海上班的人可能会考虑利用R1通勤,但是更多的人并不住在这个站周围,他们从住的地方直接坐1元钱公交直达东海都比到R1转车方便,何况R1票价还不知道多少,班次也不知道多少。所以一些人想的R1能解决多少到东海上班的交通问题其实脱离实际。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起东南 于 2022-11-20 13:50 编辑

R1三市应该是有商有量的,大事商量着办,不会任凭谁主导,至于具体问题,则可交由一家共同出资组成的项目法人单位来实施解决。
发表于 2022-11-2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3:42
R1三市应该是有商有量的,大事商量着办,不会任凭谁主导,至于具体问题,则可交由一家共同出资组成的项目法 ...

道理是没错,但国家提倡中心城市有序轨道交通向周边延伸,省府也是委托厦门主导,而很明显泉州不愿意,能不能单打独斗自己先行动工呢?
发表于 2022-11-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这是一条城际铁路,只要一方谈不拢,就基本没办法成线了
发表于 2022-11-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探讨内部该线站点没有多大的意义
发表于 2022-11-2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Kirin9000 发表于 2022-11-20 14:37
道理是没错,但国家提倡中心城市有序轨道交通向周边延伸,省府也是委托厦门主导,而很明显泉州不愿意,能 ...

委托厦门主导有相关新闻吗
泉州不愿意只是网友主观臆断吧
发表于 2022-11-20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3:41
要弄清楚城铁和地铁的区别。地铁全线站点密集,运行时间、票价都不多,这样沿线就能把大量职住之间交通需求 ...

关于CBD设站,楼主可能忽略重要一点,
每年新增6000以上的就业人员,大部分是刚毕业不久、还租房住的年轻人,
有条件在东海购房的毕竟不多,附近本地人也占少数,
随着入住率上升,东海的租金也会水涨船高,越来越多人将会选择在R1线其它站点边租住。
这部分人不算东海的常住人口,所以简单对比东海与城东常住人口不是很合理。
发表于 2022-11-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fujianup 发表于 2022-11-20 12:23
现在讨论的热火朝天,估计十年后还没开工!

这次有专项债,应该很快。
发表于 2022-11-2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3:08
那要看看和一整个城东片区比起来哪个更需要。政务区、CBD其实也是面积不小的一片而不是集中在一点,各个 ...

两端都要方便没有错,
单线作用确实有限,但如果丰泽点能设在类似丰泽客运中心站这种枢纽,
建停车楼同时配置足量小白、小黄,服务半径尽量外扩作用还是很大的。
当然,机关大院上班估计就年纪大点的,愿意选择这种方式;年轻人可能嫌麻烦。
对于来办事的,妈妈带小孩到图书馆、科技馆这类,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这种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起东南 于 2022-11-20 19:42 编辑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17:54
关于CBD设站,楼主可能忽略重要一点,
每年新增6000以上的就业人员,大部分是刚毕业不久、还租房住的年轻 ...

还是要深入实际啊!
好,就按你说的这每年新增6000就业人员来说,他们要租房子,租哪里?首先是CBD步行范围,比如海星小区,他们需要R1吗?其次是自行车(小黄)可达范围,这个范围至少可达到后埔站(距CBD约4公里),那么这个范围内有多少人会从金崎站、后埔站坐R1车去CBD?即使他们不骑自行车,R1在这个范围内和小白、公交比起来有任何优势吗?站点数量?班次数量?票价?第三,范围扩大到距CBD七八公里半径范围内,也即到达丰泽站的距离,还是同样问题,在这个范围内,R1和公交车比有任何优势吗?多少人非得租住在丰泽站周围?第四,范围再扩大,在距离超过丰泽站的半径范围内,有多少在CBD上班的人在这个范围租住?这个范围有什么R1站点?
再来说几个问题。R1站点少是不言而喻的,那么班次呢?R1是从泉州到厦门到漳州的,线路总长一百多公里,一个运行周期单程一个多小时,来回二三个小时。我们想一下,当上班高峰期时,公交车可以10分钟一班,8分钟一班,5分钟一班,小白还可以更密,而R1可以吗?你想象一下,R1如果也这样,整条路线上该有多少列车?出了这一段后空座率会是多么离谱?成本有多高,平均到每个乘客的成本会有多离谱?再说票价,可以肯定的是在短距离内R1票价绝不比公交便宜,大概率会明显更贵。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18:39
两端都要方便没有错,
单线作用确实有限,但如果丰泽点能设在类似丰泽客运中心站这种枢纽,
建停车楼同时 ...

你深入实际地想一想,看看这种情况R1能解决多少问题?是否真有优势?是否必要?
发表于 2022-11-2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 发表于 2022-11-20 19:30
还是要深入实际啊!
好,就按你说的这每年新增6000就业人员来说,他们要租房子,租哪里?首先是CBD步行范 ...

随着入住率上升,周边房源可能就不够或者很贵了,
出于节省开支,或其它因素(比如男/女朋友在其他地方上班),不得不住在其它地方,而且是越住越远。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要选择R1,如果有直达公交更好,总之按最优选择,这边讨论的是有R1需求的那部分人。
试想一栋写字楼几百上千人,楼下就二三下辆小黄,骑到金崎恐怕也没位车还车了,
这部分通勤需求是潮汐式的,早晚高峰中间没需求,小白和公交运营不起来的。
所以,步行是最可能的方式;1公里内才能充分满足要求。
讨论这些的一个前提是R1地铁化运营,早晚高峰应该能按需求加密班次吧。
票价,比公交车贵个两三块,对写字楼上班族来讲还好吧
总之,活力区与商务区这区间加密到2公里以内,一定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发表于 2022-11-2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17:46
委托厦门主导有相关新闻吗
泉州不愿意只是网友主观臆断吧

有没有无所谓的,就看如何批复不就可以
发表于 2022-11-2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18:25
这次有专项债,应该很快。

每一年都是很快
发表于 2022-11-2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18:25
这次有专项债,应该很快。

我很想知道,能不能够单打独斗过关?!
发表于 2022-11-20 22: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五时来看看 发表于 2022-11-20 17:46
委托厦门主导有相关新闻吗
泉州不愿意只是网友主观臆断吧

问:去年底省里提出的加快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其中城际铁路R1线未见漳州规划路线及成果。泉州已成立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表示为R1线统筹 厦门段已开工8号线(即R1线) 咨询下漳州段拟建时间及线路


您好,您的诉求件已收悉,现回复如下:根据闽西南协同办工作要求,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由厦门市牵头,目前厦门市已明确项目业主单位,正在开展可研编制前期工作,按照工作分工,漳州、泉州两市全力配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本项目将按“统筹规划、协同建设、统一管理、费用分担”的原则,同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感谢您对漳州市铁路建设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17 04:49 , Processed in 0.0421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