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540|回复: 1

[转载] "金厦大桥"构想非柯文哲首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柯文哲接受受访表示,金门是两岸纷争缓冲的示范地点,厦门新机场与金门近在咫尺,他主张兴建金厦大桥,“做一条桥,金门的问题就解决一半”。

  柯文哲的说法迅速引发岛内舆论热议。金门当地民意代表表示,事实上这也是“金门人的盼望”,因为对经济发展有实质帮助。岛内民众也认为柯文哲的提议很有远见,同时警告民进党当局不要阻挠两岸交流,让金门人自己做决定。

金厦大桥的构想并非柯文哲首创,两岸讨论已有多年。金厦跨海大桥最早由金门县政府提出,准备跨过金厦海峡,以陆路连接,方便两地民众来往。福建省早年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修编)(2008~2020年)》,也提出建设金厦跨海大桥,作为福建省“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的一条跨区域联络线“厦门—金门”联络线的一部分。
  金厦大桥是指连接金门岛与厦门大嶝岛的跨海桥梁,若是能顺利建成,将是首座直接连结台湾与大陆的交通工程。据金门县政府初步规划,金厦大桥有三个方案,第一方案是直接从金门五龙山通往厦门的莲河地区,全长11.4公里;第二方案是通往厦门的大嶝岛,全长约8.6公里;第三方案是串联3岛,通过大陆角屿、小嶝岛再到大嶝岛,全长约10.3公里。

  金厦双方面都倾向以路线三为主,金门也希望两岸能共同合作,由大陆方面负责兴建大嶝到小嶝的路线,金门负责兴建金门到小嶝岛的桥梁。
这座大桥的修建,对两岸民间交流的意义甚为重大,一来可使两岸人流和物流更加方便,交通时间缩短,且减少天候影响,乃是全天候通道,亦表示两岸民间交流永不停顿,时时刻刻都有往来,是不折不扣的两岸一家亲。
  二来则可促成金厦两地“同城化发展”,即金门的区域发展,和厦门并轨规划,如此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利益,来和厦门分工协作,以充分创造附加价值,来增进本地居民福祉。这也将成为两岸区域合作发展典范,而颇能带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两岸多次提议 为何这座大桥就是建不成?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在2009年刚上台时,曾对“金厦大桥”兴建案表达强烈意愿并催促动起来,他当时认为,兴建金厦大桥,对两岸和平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只是后来马英九对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裹足不前,不再推动。

  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执政”后,持续走“亲美抗中”路线,拒绝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互信互动的政治基础,金厦跨海大桥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两岸多次提议与研讨,民进党当局也始终抱持消极态度,并以意识形态为由阻挠大桥兴建。台陆委会多次污蔑金厦大桥建设纯属单方所进行的研讨及工程规划,且都以统一为前提,存在“分化台湾”的意图,没有尊重台湾地区“民主价值与制度”。

  台陆委会声称,金门、马祖与福建地区通桥议题,“现阶段并无必要性及急迫性”,且涉及两岸协调沟通及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等复杂敏感问题,须由当局全盘衡量及审慎评估。
台民众呼吁民进党别再阻挡

  对于相关议题,金门当地民意代表陈玉珍表示,柯文哲主张说要建金厦大桥,事实上这也是“金门人的盼望”,因为对经济发展有实质帮助,所以我们支持这主张。

  金门县议长洪允典认为,金厦大桥的兴建有助于“金厦生活圈”的形成,可以创造金门稳定“两岸和平”的特殊价值,化解两岸僵局,也是金门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

  金门县前县长陈福海则说,他相当肯定柯市长倡议金厦大桥,不仅该做且要加速规划。他呼吁蓝绿两党放下包袱伸出双手,站在金门民众的民生、经济考量,携手推动金厦大桥的落实。

  另外,柯文哲的金厦大桥构想在社交平台也掀起讨论,有台湾网友直言,“这点柯市长很有远见,懂得从小开始做起”、“两岸一家亲,合理”、“金厦以前就同一个生活圈,应尊重金门自决”、“真的该让金门人自己决定才是对的”。

发表于 2022-11-14 16: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党气数已尽,现在别说回归,想和台湾融洽相处都很困难,民进党不是你想处好关系就能处好关系的,他们会想方设法迫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16 15:50 , Processed in 0.039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