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24|回复: 0

仆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仆射”(读pú yè)坊气势恢宏,成为街区显著的新地标,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拍摄,在微信朋友圈火出“圈”。这座牌坊有什么来历?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触摸着古意盎然的牌坊,抬眼可见精细的雕工。全程参与牌坊重立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专家组成员萧亚生介绍,这座牌坊是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形制,通宽11.4米,高11.2米,建筑石材主要为长泰青,辅料是罗源青。中央花板透雕“耕织图”图案,两旁衬以“三羊开泰”和“五谷丰登”吉祥图,表现传统农耕社会百姓对富足安定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明间小额枋雕刻“双凤朝阳”,次间小额枋雕“狮”“麒麟”图案,寓意人民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记者了解到,历史上的“仆射”坊立于古城橄榄巷(今庙前)北巷口,是北宋熙宁初年为旌表特赠尚书左仆射莆田人陈靖所建的纪念坊,但在明代中期毁坏。“仆射”本是秦代官名,宋代“尚书仆射”为宰相官阶。受赠“尚书左仆射”的陈靖是一位重视农桑的名臣。

最近,牌坊下游客如织,莆田陈氏委员会橄榄巷理事会也贴出“仆射”坊的介绍,宣传陈靖生平事迹。

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自游洋移治莆田县城,陈靖和父亲陈仁璧捐宅建军署,迁居橄榄巷,因地处城隍庙之前,后人俗称庙前。陈靖平生重视农事,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以其劝农奏议有功,追赠“尚书左仆射”,在橄榄巷旌表立坊,牌坊横额石匾以楷书书写“仆射里居”,所以陈宅亦称“仆射里居”。如今陈仁壁和陈靖父子的故地之址已无迹可寻,遗留下的“仆射里居”石刻,镶嵌在东山报恩寺墙壁上,作为文物保存。

为传承历史优良传统,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特重建“仆射”坊。文物专家柯凤梅说,庙前有陈言故居、大宗伯第、柯伯棠医院等古迹,周边还有城隍庙、三清殿等文物,“仆射”坊重立,再添人文景观。
相关链接

宋前,今庙前有许多橄榄树,这里被称为“橄榄巷”。宋尚书陈仁壁与其子陈靖居住在此后,又称“陈宅巷”,其族人世称“橄榄巷陈”,简称“橄榄陈”。自陈仁壁后,其族衍分前宅、后宅、东房、下街、新厝五房。明清时,居住在庙前的是后宅房陈靖后裔,包括明代礼部尚书太子少保陈经邦家族,因此大宗伯第大门额有“橄榄世家”牌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15 14:28 , Processed in 0.0362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