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4月26日,广州海珠区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海珠区“十四五”产业规划(2021-2025年)(征求公众意见稿)》。 文件对海珠区未来5年的产业发展原则、定位、目标以及空间布局、发展举措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规划指引,包括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打造“1+6+N”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6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构建产业空间新格局等。 产业发展定位上,“十四五”期间,海珠区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打造数字生态城,推动海珠区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建设样板区、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展望 2035 年,海珠区要全面提升作为广州国际商贸门户、科技创新核心支点和城市形象展示窗口的功能;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综合竞争力进入广州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和税收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 从海珠区“十四五”产业规划主要指标,可看出到2035年,海珠GDP目标值达3000亿,市级总部企业数量达70家,税收亿元以上企业40家,税收亿元楼宇24家等。 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网络,大力发展高能级创新型总部经济,将海珠区打造成为培育创新型总部企业国际化、集群化发展的优选地。
“6”——做大做强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数字创意、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相关服务等细分产业。 “N”——加紧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类脑智能、区块链、纳米科技等领域,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推动海珠区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 在海珠区“一区一谷一圈”的总体空间布局下,重点发展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环中大科技创新区、广州塔数字文旅区、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石溪至沥滘高端时尚总部区等六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
产业空间发展路径形成“近—中—远”梯度发展格局。根据各节点产业空间开发建设情况,近期重点推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塔数字文旅区产业聚集区建设。 在重点产业载体布局上,针对重点布局的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选择 86 个产业载体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承载空间。中创孵化器旗下启盛会展产业园被列入其中。 此外,海珠区涉及的城市更新项目有: ●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村、新市头村、客村、红卫村、桂田村、赤沙村、北山村、仑头村、土华村等。 ●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涉及凤和村(康乐、鹭江)、五凤村(沙溪、泰宁、五村)、瑞宝村、石溪村、沥滘村、三滘村、东风村等。
在保障措施方面,海珠区将通过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做好产业用地保障等措施,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