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月初,广州海珠蓄势待发。 一天之内连推九条新政,在8个产业领域及数字经济人才方面给予奖励扶持,最高奖金可达1000万元。 海珠打出“组合拳”,推动新兴产业要素集聚,引进培养数字经济顶尖人才,实则是为促进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发展打下一针强心剂。 海珠依托“一区一谷一圈”三大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与产业培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战略性支柱产业为主体、未来产业为导向的“1+6+N”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一张特色名片。 此次重点扶持的8个领域分别是都市工业、产业互联网、楼宇园区经济、“专精特新”、游戏产业、算力算法、国际消费和企业上市,而配套发布的人才政策也聚集在数字经济领域,由此可见海珠培育新兴产业的决心和魄力。 “一次性推出九条扶持新政,绝不是零散单一的政策,事实上,沿着产业的脉络可以发现其实是一条链上的各个环节。”海珠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晓分析,从产业端到企业端,再到人才端,九条扶持政策精准支持产业聚集、企业发展和人才提升。 在新的发展定位上,海珠对原有产业政策体系进行评估梳理,选择围绕都市工业、产业互联网、楼宇园区经济、“专精特新”、游戏产业、数字经济人才等方面推出九条更具竞争力的政策措施,通过打造全周期的产业发展环境,构筑海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梳理政策“礼包”串珠成链的逻辑可以看出三条主线:引入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企业引进优秀高端人才。 在系列新政中,聚焦算力算法、游戏、产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颇大。实际上,这几大产业在海珠早有基础。以琶洲为例,依托产业先行的产业用地招商政策,海珠引进了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三七互娱等27个总部用地企业,落地超200家生态链子项目。 重视楼宇园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加速了产业集聚。在边来总部、边建总部、边导产业的“三边”工作机制作用下,海珠发挥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总部效应,积极引导落户龙头导入、补强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集聚,以“大总部”汇聚“中小总部”。 对于新增楼宇、园区,海珠鼓励其招大引强,通过将商务楼宇、园区产生的收益以奖励方式反哺园区发展,激励包括园区运营主体在内的社会机构招大商优商好商。 随着产业生态聚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在沪深及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可一次性奖励达300万元以上;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育苗行动”最高补贴240万元……围绕关键人才补贴、办公用房支持、企业人才服务和融资对接服务等方面,新政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路径,包括“专精特新”发展路径、科技创新路径、融资发展路径等。 产业跟着平台走,人才跟着产业走。伴随着新兴产业企业相继落地海珠、大型链主企业“上楼入园”集聚,人才成为新红利。 “数字人才十条”加入海珠政策体系。除了“上不封顶”的资金奖励,海珠在青年人才成长培养方面也不遗余力,不仅“掷金千万”支持人才创业,更推出连续5年的新锐型数字经济人才定制培养项目,让青年人才成长“享有沃土”。 更值得一提的是,海珠对人才的重视也同样体现在其他产业政策中,如产业人才所在企业获得的奖励“大蛋糕”,至少有一半都被“切”给人才,实现人才待遇和企业发展“水涨船高”。 今年开年,海珠打响发力都市工业的“头响炮”。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片区,海珠区珠江科创园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建,这个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园区,将成为海珠以及广州中心城区最大的都市工业园。 系列新政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促进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最高奖励可达1500万元,并提出五年力争新增10个都市工业园区,释放超100万平方米优质载体,都市型工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