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备受关注的上海疫情还在持续,尤其是疫情爆发初期,采购生活物资成为上海市民的首要大事。除了在各大生鲜电商定时“抢菜”外,社区团购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团长”便应运而生。 从追星女孩,到互联网大厂员工,再到网红博主,不少年轻人不断发挥自己在沟通、整理信息、整合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为小区邻居,尤其是老人抢来“救命菜”。 不仅是“上海团长”,还包括“楼长”、“大白”、“骑手”、“社区志愿者”等此前尤为普通的岗位,在上海疫情之后,都逐渐浮出“水面”,且每一位在岗人士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谢谢楼长,辛苦了。”这是近期担任了“楼长”的上海朋友小勇每天听到的最多的话,“虽然我负责的工作没有太大‘挑战’,但能帮助到很多人还是很高兴。” 同样住在上海的B站百大UP主“拉宏桑”,因为担任了“楼长”而火速出圈,成为了“最火00后楼长”。“拉宏桑”在视频里表示,在最开始接到任务时,自己手忙脚乱遇到了诸多难题,但还是得到了邻居们的点赞和感谢。 随着供应的打通和全国各地救援物资的运送,尽管上海的情况略有缓解,但配送依旧是上海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AI财经社报道,原本需要10万配送小哥的上海,目前的运力不到八千人,坚持在岗的小哥们大多人在超负荷工作。在浦西封控初期兼职做骑手的“Fu大爷”,因为骑行(共享单车)配送时间太长得了关节炎,在4月5日隔离在家后,至今没有养好伤。 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后除官方外,被封控的上海市民还拥有一批“无组织”、“无统一标准”却有“同一目标”的“民间自救组织”,而“Fu大爷”只是这群“自救”群体的代表之一。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网友也在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一如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武汉,众志成城,为城市的运转、市民的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几位奋斗在上海抗疫“前线”的小伙伴们聊了聊他们为“自救或救人”做出的贡献。 他们当中,有人和小伙伴一起创建了“上海抗疫互助”网站,帮助3000多人获得物资、医疗等相关救助;有人主动担任“中间人”,为上海居民寻找沟通蔬菜等物资供货商,并实现配送到家;有人勇敢冲在第一线,夫妻双双在小区担任志愿者为社群居民提供服务,还有人无偿为邻居组织团购,最后算下来每次都要亏几元“提现手续费”;更有人即使身在北京,也不遗余力帮助远在上海的抑郁症朋友,找到那盒“救命药”。 他们的故事不仅让人直观的了解此刻的上海,更让人感受到“大灾之下”,普通人之间的互助与温情。 我在北京 用48小时帮上海的朋友找药 刘洋 | 30岁 投行市场负责人 4月7日上午9点,看到上海再次日增20000例无症状的新闻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远在上海的各位朋友的生活现状究竟怎样?尤其是一位认识多年,且在前段时间刚刚和我说完药快没了的抑郁症女孩儿Hilda。 想到这儿,我迅速给她发了信息,结果得知,她最近都是在半颗半颗的吃药,但即使这样,药量也就只能坚持3-5天,而居委会和市长热线,防疫办与精神疾控中心都无法打通。 “必须帮她找到药。”当时我在心里暗想。但怎么做呢,我想到了一个497人的互联网人大群,里面有很多朋友在上海,“有人有上海的渠道能够买到药吗?”第一个加我的是一位来自闪送的朋友,她告诉我,闪送还有一些大哥在一线保障上海的关键性物资转运。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救命药,他们能送。” 随后,凤凰网和21的媒体老师也积极向我提供帮助。尤其是凤凰网的梁超老师,他也联系到一位抑郁症患者。大概在12点左右,“药找到了!”梁超老师非常激动的告诉我,“大哥刚刚联系到一位浦西的病友,她在疫情前多囤了几盒。” 但找到药的喜悦异常短暂。Hilda在浦东,药在浦西,顺丰、达达、闪送,能想到的一切同城配送方式都对这件事“say no”。Hilda将闪送的价格加到了118元,都没有人接单,而这个价格在平日里打车,可以往返浦东到浦西。 一直到下午5点,我们又想了另外一些购药的解决方案,如拜托从北京去上海的记者老师,通过记者的通行证协助带药,从浦西运往浦东或者选择替换药物。 但换药需要建立在咨询医生的前提下,可由于上海的特殊情况,问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天晚上,我还找了阿里的朋友,希望他们可以联系到阿里健康,通过阿里的渠道,找到药。 可依旧未果。 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我对Hilda说“打110吧,有困难找民警。”可我们惊人的发现110也打不通! 不幸中的万幸,Hilda在叮当快药上买到了宝贵的一盒药。但下单后,无论是客服还是药店的电话,都没办法接通,而药店的配送信息更是没有。 于是我开始想如何解决配送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联系叮当快药,在通过朋友的层层关系下,到下午两点,我与叮当快药的朋友取得了联系,他告诉我立即去安排核查订单情况,让我安抚下朋友心情。 三点半左右,叮当快药的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详细讲述了上海目前的问题,订单太多,人太少。挤压单量后,配送信息跟不上。但又补充了一句,“你放心,今天一定送达!”傍晚六点,Hlida终于拿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处方药,她告诉我激动得快哭了,她的家人去做核酸后,就被安排住在了医院隔离。 在整个找药的过程中,的确充满了跌宕起伏。但令人庆幸的是,每一个得知上海有人处于困境的朋友,都不吝惜自己的能力和帮助。 上线10天的“上海抗疫互助”网站 已帮助超32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