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疫情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冲击下园区发展的特征,主要是高速发展的“增量时代”将提前并加速加快向增速下降的“存量时代”转变。因此,北大纵横高级合伙人史庭军认为,我国园区正在从单一的“增量发展”时代走向“增量与存量并举”时代,在存量中孵化新的盈利增长点。 一、我国园区面临的现状 我国产业园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的重要的支撑作用。“园区经济”是地方政府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活跃的科技创新链、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达到101.6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再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其中,全国GDP四分之一来自于园区经济。我国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的GDP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平均增速分别为8.6%和10.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级产业园区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园区同样面临着三大挑战: 园区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全国园区布局基本上呈现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产业园、乡镇级工业园等不同层级,国家级、省级园区发展强劲,而市县级和乡镇园区整体上数量多、类别多,入园企业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落后。。 在区域布局方面呈现“东强西弱”态势。以开发区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门颁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显示,2018年中国共有2,543家开发区。东部地区拥有964家开发区,处于领先地位。截2021年4月26日,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共218个,分布在31个省市。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三个地区的经开发数量最多,合计占比28.31%。 部分园区低水平发展现象严重 省级以下的大多数园区空置率明显偏高,园区招商难、盈利难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园区缺乏清晰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准入标准不够明确,难以形成适宜的产业格局。由于招商难导致引入产业时缺乏对产业链的整体考虑,园区产业难以形成产业链,无法从物理聚集向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另外,多数县乡级园区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园区的设立、规划管理方面,一些园区甚至没有完成法定批复程序,建设管理先天不足。 同时,园区产业趋同现象突出,缺乏差异化的园区政策,导致在招商引资方面容易陷入恶性竞争,极易与周边其他产业园区形成竞争。 园区管理的体制机制僵化 不少园区领导来自政府部门,思想和理念无法跟上市场变化,园区体制机制僵化现象严重。缺乏富有激励性的激励机制,员工干多干少都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少园区运营模式趋同,依旧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亟须由单纯的土地运营、滚动开发、保姆式服务向综合的产业开发、主动式管理、提供增值服务的发展模式转变。因此,如果不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变革,园区的创新发展便没有可能性。 二、抓住未来园区的五大发展趋势 园区管理融合化 未来应推动产业园区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园区内企业的融合、园区之间的融合、产城融合、园区国际化融合,资源要素充分互动,园区发展能级加快提升,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补链和强链。产业园区不仅要将企业“物理集聚”,更要实现“化学集聚”效应突破。 园区功能系统化 产业园区的功能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向多维的“产业、自然、社会”功能方向转变。园区不仅要加强推动产业发展的功能,更要加强为人服务的功能,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融合,搭建宜产宜居的生态综合体。 园区产业特色化 我国园区高度同质化,产业定位不清晰,盈利能力弱。产业园区应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和常德市八大主导产业进行产业特色化、精准化定位。抓紧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园区管理智慧化的突破,实现园区产业结构高端化,打造园区核心竞争优势。 园区模式多元化 产业园区的盈利模式应从过去主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收入逐步转向“房地产开发+物业持有+产业服务+产业投资”协同发展的盈利模式。产业园区的融资渠道应逐步从原来的地产融资渠道中剥离,以自持资产的精细化运作为基础,通过债券、上市和RIETS等资产证券化,以实现财务结构的优化。例如陆家嘴在多元化增值业务方面已经开始探索,2016年开启“地产+金融”的双轮驱动战略,2017年完成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获得3家持牌金融机构,金融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张江高科公司从依赖房地产租赁的单一模式转向地产与高科技产业投资双轮驱动模式,产业地产与产业投资上协同发展。 园区运营智慧化 目前打造智慧园区已成为园区建设的大趋势。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以打造智能化、信息化园区为核心,以提升园区的服务及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园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新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国园区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高质量发展要求园区发展不能贪大求全,而是注重系统化、多元化、融合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