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在湖里区文化馆排练室排练。

合唱团指挥高劼。

指挥提出段落要点时,团员们在乐谱上做标记。
这间坐满60人的排练室稍显局促,“直到众人的歌声响起,你才意识到原来这么开阔。”参与排练的一名成员这样告诉记者。
这里会聚了老师、医生、白领、程序员、自由职业者,但在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他们的身份都模糊在了歌声里,热爱载着他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里找准了锚点。就这样,这支民间自发组成的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稳稳地走向第十年,并收获了来自全国的掌声。
关于他们的报道,多次被“学习强国”转载,他们曾站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的舞台,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成为厦门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那么,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究竟用什么样的魅力留住了那些爱合唱的年轻人?
打磨声音的同时 也打开了内心
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每周定期排练,不少人出勤率达95%以上
陈何延说,这么多年了,听到大家的声音和谐地响起时,自己都会被感动到。
陈何延在2018年底加入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这些年,他经历了从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走入社会的过程,最近他刚升级为“奶爸”,但在生活的变量里,合唱团是唯一的定点——至少现在他还在这里。
“看起来是花了时间,其实这里是我精神休息的地方。”陈何延是一名音乐老师,他说自己是一个体验派,喜欢体验生活里那种新鲜的、热气腾腾的部分,而在众人对合唱的一致热情里,他找到了。
尽管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是一支民间队伍,但团里有自己的规矩——每周二、周四晚固定排练,团员要遵守排练周期,在保证完成作品熟练度的情况下才允许请假,许多团员出勤率都能达到95%以上。
为了参加排练,每周大家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最远的是助理指挥赵燕兴,他在仰恩大学工作,每周从泉州过来两次,风雨无阻。徐正宇则从集美赶来,他的正职是集美中学的化学老师。
“我的工作要求的是极致的理性,合唱则让我保持鲜活。”徐正宇说,他享受与大家一同打磨音乐的过程。
就像人一样,合唱团也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在团员们看来,正是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的性格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2022年,还在读大四的徐正宇想寻找厦门的青年合唱团,通过一番了解,得知“爱歌”的合唱水准位居厦门前列。他在各平台听了“爱歌”演唱的一些作品之后,认定这就是自己在寻找的队伍——既不附和,也不特立独行,在保持对音乐的追求里,他们想拉近音乐与听众的距离。“我感觉到“爱歌”想让大家知道,美妙的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他说。
有团员这样告诉记者:音乐陪伴着他们,他们也同样用灵魂回应着音乐。在合唱的世界里,有人逐渐打开了自己,变得开朗起来,有人看似没有改变,但他们的内心早已被音乐滋养得越发丰盈。
办全国巡演 首站门票很快售罄
想将闽南话元素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曲目,努力走向世界
声音一开始是参差不齐的,是指挥高劼的手把大家融合在一起,那双手总是在舞动,让各个声部的人在声音里被理解,被接纳,然后靠近。
这是业内人士才能看懂的一双手,所有的节奏都是和音符一起流畅地合作。有的人指挥的音乐像是浅浅勾勒的一张简笔画,但高劼画的是水墨画,层次丰富又和谐。
2016年,指挥高劼成立了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开始扎根合唱事业。这个决定在高劼看来并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彼时厦门已有成熟的合唱团生态,但唯独缺少青年合唱团的身影。
前三年很难,因为成员工作和生活的不稳定性,导致团内人员流动性大,常常刚磨合好,就有成员无奈离开。直到近些年队伍趋于稳定,而湖里区在2019年伸出橄榄枝,主动提供了免费的排练场地。剩下的,就是坚持,慢慢地,“爱歌”开始在厦门乃至全国“出圈”。
“‘爱歌’的成长与厦门老百姓对精神追求的成长是高度相关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和坚持是正确的。”高劼说。前不久,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的全国巡演第一站长沙,开票后很快售罄,随后加开一场门票也是一扫而空,有的听众更是专程打“飞的”从全国各地赶去长沙听“爱歌”的专场音乐会。
怎么理解合唱?高劼回答,合唱是文学和音乐结合最紧密的形式。他认为,随着时代变化,合唱的功能正在变化,它不光是时代发出的呐喊,还承载着生活的千滋百味。
每年,高劼都会策划不同的主题,音乐会的曲目则是围绕主题进行选曲。今年高劼定的主题是“爱”。他想让大家不仅爱他人,更重要的是爱自己。他认为,在热爱凝聚的和声里,能传递“温和地爱着的力量”。
对于未来,高劼称自己“野心是世界”。他将闽南话元素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曲目,在多元风格中坚持对艺术水准的追求。“文化内涵是‘爱歌’的根,”他说,“唯有扎根于此,才能真正走向更远的舞台。”
名片
“爱歌”名源于白鹭“Egret”
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成立于2016年6月,其名源于白鹭的英文“Egret”。自成立以来,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会聚了闽南地区各行各业的合唱艺术爱好者。在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高劼带领下,合唱团每年在厦门至少举办3场不同风格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举办若干音乐家交流、合唱教育等活动,至今已演唱了数百首不同题材、体裁和风格的合唱作品,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活跃度的合唱团体之一。2020年在第十四届福建音乐舞蹈节合唱类比赛中荣获成人组一等奖、创作一等奖、优秀指挥、优秀伴奏四项大奖。
(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