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350亿加码,厦门冲刺出口第一港,布局加速抢位2025-08-22 18:26·
伙伴们好,分享开场!今天的千字干货,结尾欢迎点赞收藏支持~(你的支持是我的动力!)看字费神?右上角“听”字,护眼模式马上开启!
宁德时代再加码厦门:一场资本与创新的“双重奏”
20亿落棋,人事大动作背后的信号
8月下旬,宁德时代又在厦门敲下重锤 —— 一家全资新公司横空出世,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公司地址就定在翔安区,经营范围拉得极广,从电池制造、电子材料研制一直包揽到新材料技术服务、进出口贸易。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不仅把“股东席位”全部收入囊中,还直接让自家高管陈伟峰担任法定DB人。资本巨鳄又一次精准下场,在厦门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厦门:宁德时代产业棋盘的“重要一角”
其实仔细看,厦门在宁德时代的产业版图中正不断被放大。无论是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还是“潮流感”十足的换电生态链,厦门总有一席之地。这背 后不只是便利的地理位置、协同效应,更有厦门ZF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金融资本加持。从“产业+金融”的复合打法,到多层次资本布局,宁德时代的每一步都步步为营。

产业投入,一步步加深
回头看看最近几年的投资,你会发现这家公司在厦门的手笔越作越大。2021年,他们成立了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掏腰包5亿元,独资掌控,只为专攻储能与驱动电池技术。很快,总投资130亿元的锂电生产基地项目也落地生根。项目一期产能60GWh,分阶段推进,去年首阶段已经“上线”,二阶段今年就要迎来交付高峰——到2026年,二阶段还会正式试产,算得上“多线作战、产能齐飞”。
而在同一年,宁德时代和ATL合资搞起了中型电池项目,锁定两轮电动车、家庭储能市场,大品类+小创新双轮驱动。光是这新能安中型锂电项目,规划下来的投资就有120亿元,明年底进入收官阶段,产能目标18GWh。
从技术研发到换电布局,一体化协同加速
别忘了,这一轮布局绝不仅限于产能。2024年,厦门市和宁德时代共同启动了30亿元的储能系统研发平台,力图把厦门打造成世界级的储能实证创新高地。而早在2021年,公司就跑在前头成立了电池租赁与换电服务公司。现在,巧克力换电方案、千座换电站计划,以及与滴滴合资专攻网约车充换电的业务,都在厦门持续展开。
和资本运作齐头并进的是,宁德时代还通过在厦门落地的投资基金(总规模逼近50亿元),把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等核心产业牢牢攥在自己版图里。仅简略数一下,宁德时代在厦门围绕动力和储能电池、换电、研发、基金投资的总投入,早已超过350亿元。
锂电集群加速扩容,厦门成新高地
如果把目光从宁德时代拉远,厦门正在上演“新势力聚集”的产业大戏。自2020年锂电风口崛起后,海辰储能、中创新航、中能瑞新等一众头部企业全面进驻,使得厦门几乎成了锂电产业的生态样本:既有头部龙头,也涵盖细分创新,产业链条丰富又完整。
海辰储能(总部也在厦门)自研量产出1175Ah超大电池——这个规格全球高端市场都瞩目。厦门基地产能高达45GWh,全球储能电池发货量第三,就是靠着自家研发的高性能电池出口到20多个GJ。中创新航则抱团国资,投资150亿元建设年产60GWh高性能锂电池项目,二期飞快推进中。中能瑞新的磷酸铁锂新基地,也分三步走完成全年30GWh目标。一个个高精尖项目,正把厦门托上“锂电出口第一港”的位置。
厦门锂电新格局,链条与国际视野齐头并进
如今,福建省锂电池出口额高居全国榜首,厦门港就贡献了将近全部出口量。多家企业的“闭环创新+大体量产能”协同,不但让厦门的锂电生态快速壮大,也吸引后发地区竞相效仿。政策、资本、技术、市场、场景——厦门这盘棋,稳扎稳打地走到了中国锂电产业的前列。
结语
在新能源产业版图愈发多元化的当下,厦门正成为资本与创新力量轮番加持的试金石。对于宁德时代来说,这座城市既是科技创新“大考场”,也是资本角逐“新战场”。当所有资源在此高度汇聚,一场关于新能源的未来版本,或许正从厦门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