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海珠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力进行文化创新,在数字文创发展的同时,升级改造数十个工业园区,通过城市更新激发新活力。 传统文化与数字文创的交融发展 海珠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海珠区不断擦亮文化品牌,打造了“一节一剧一带”文化特色品牌。其中,书画艺术节是海珠打造岭南文化的重点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去年原创的现实题材话剧《工业大道》,更是凝固了海珠独特的工业文化,展现了工业大道的发展脉络。目前,海珠大力打造环岛路碧道示范段街区艺术带,将珠江水道、漫步道、慢跑道、自行车道及车道“五道”结合,融合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元素,已经成为市民群众周末休闲的“新宠”。 在对文化的创新发展中,文化产业也不甘落后。目前,海珠聚集各类文化企业逾万家,其中规上文化法人单位411家,位列全市各区第三。2019年,省广集团、珠影集团、艾美网络、咏声动漫等4家企业入选广州文化企业50强。 数字技术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海珠区陆续引入了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今日头条、三七互娱等一批数字文化行业领军企业。2020年1-7月,以腾讯、今日头条、阿里巴巴等为龙头的具有浓厚文化特质的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220.7亿元,同比增长49.5%。 产业的集聚效应,历来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推手,因此,海珠文创的一大特色便是园区化。 目前,海珠区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30个,其中,国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8个,集聚了腾讯、省广集团、广州日报、珠江数码、咏声动漫、四开花园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有不少产业园更是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点,例如草芳围创意园、工美港、启迪科技园。 海珠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进现有文化产业园区进行特色化发展。推动广州国际媒体港、工美港、草芳围动漫园、北岛创意园等园区加快数字媒体、数字动漫、数字互娱等产业发展,打造数字文化特色园区;推动TIT创意园、太古仓创意园、B.I.G海珠湾艺术园等园区打造网红打卡点,纳入海珠旅游线路,建成文旅特色园区。 此外,大力推进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化发展。目前,广州国际媒体港和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已获得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其中,广州国际媒体港总投资超40亿元,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是华南地区传媒广告产业唯一的“国家级平台”,吸引多家上市企业、知名媒体广告龙头企业和机构进驻。 同时,推动已启动改造园区建设和招商提速。目前,在建的文创园区有5个:海创动漫产业园、TIT文创园、时代方洲、万力嘉洋、豆园。将加强对标先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人才政策、完善配套设施等举措,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和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