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山海健康步道系统,是鹭岛“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璀璨明珠,以“穿山连海、通城融景”为核心理念,将自然山水与城市人文无缝衔接,形成两条标志性线路——东西走向的云海线(23公里)与南北延伸的林海线(31公里)。
它们如同交织的绿丝带,串联起厦门岛的山、海、湖、城,为市民与游客提供了一条兼具生态、文化、休闲与智慧功能的城市慢行廊道。

云海线:山海之间的诗意长卷云海线全长约23公里,东起国际邮轮码头,西至观音山梦幻沙滩,横贯厦门岛中北部。
它以“八山三水”为脉络,串联筼筜湖、狐尾山、仙岳山、园山、薛岭山、五缘湾等近20个生态节点,形成一条空中观景长廊。
景观亮点
1.狐尾山樱花谷

春日樱花如雪,秋日金桂飘香,步道穿行其间,宛如漫步云端。山顶的“海上明珠”气象塔与观景平台,可360°俯瞰筼筜湖与城市天际线。
2. 仙岳山土地公庙:

步道蜿蜒至闽南文化地标,香火缭绕中远眺厦门东西海岸,传统信仰与现代景观在此交融。
3. 五缘湾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与海湾风光交相辉映,空中步道与白鹭齐飞,诠释“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独特意境。

设计特色
云海线巧妙利用高架步道(10.1公里)与贴地栈道(3.2公里),跨越城市主干道与山体沟壑,实现“空中漫步”。
全线设置52个出入口,平均间距仅280米,市民可便捷接入BRT、地铁等公共交通,形成“5分钟换乘圈”。
7座造型各异的节点桥梁如“和熙桥”“流光桥”,以流畅曲线与光影设计,成为网红打卡地。

林海线:穿林望海的生态交响林海线全长31公里,北起五缘湾,南抵环岛路,纵贯厦门岛南北。
它串联金山、湖边水库、东坪山、东山水库、上李水库等自然秘境,以“无界融合”理念打造城市与山海的对话空间。

景观亮点
1. 万石苍海螺旋观景塔:

位于上李水库畔,五层螺旋结构如自然生长的藤蔓,登顶可360°环视碧潭、花海与远海,被誉为“山海之眼”。
2. 盼归塔:

厦门岛最南端的斜拉桥式观景台,270°环海视野可遥望金门,塔身形似船帆,象征游子归家的期盼,夜幕降临时灯光如灯塔指引航程。
3. 梅海花台:

东坪山谷中6000平方米的金鱼草与三角梅花海随山势起伏,春日绚烂如油画,尽头观景台更可远眺双子塔与植物园南门山海步道。
设计创新
林海线以“无障碍通行”为核心,全线设置32个出入口,配备胶囊电梯、缓坡道等多种通行方式,轮椅与婴儿车亦可畅行无阻。
二期工程更融入智慧科技,AR互动教学、5G云合拍机、VR望远镜等设施,让自然探索充满趣味。
空中自行车道与步道“一道两用”的设计,实现绿色出行与休闲健身的双重功能。

双线共融: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云海线与林海线并非孤立存在,二者在五缘湾、东坪山等节点交汇,并与规划中的“花海线”共同构成厦门岛环形步道网络,总里程将达50公里。

这一系统不仅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更通过生态修复、文化植入与社区联动,激活城市公共空间。例如:
生态修复:
步道建设保留原生植被,利用透水铺装与雨水花园技术,减少对山体水文的影响。
文化传承:
沿线设置郑成功弈棋雕塑、闽南古厝观景台等,将历史记忆融入现代景观。
社区赋能:
步道串联东坪社、曾厝垵等村落,带动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结语:鹭岛的诗意栖居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是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典范。
云海线的横向舒展与林海线的纵向延伸,编织出一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网络。

在这里,市民可晨跑于林间霁云,午后漫步花海,黄昏登塔观霞,夜晚聆听山海私语。
它不仅是一条步道,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慢下来,感受自然之美,触摸城市脉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寻回诗意栖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