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hihengguoxilin 于 2025-2-10 11:30 编辑
(一)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科学城与火炬高新区、生物医药港等协同联动,高标准打造嘉庚、翔安、鹭江创新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储能大型科研设施,争创GJ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新增GJ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独角兽、瞪羚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构建高层次创新合作网络,支持在厦高校、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推进金砖科创孵化园、“环厦大科技创新圈”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打造高素质人才高地,探索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青鹭英才优培行动”和国际化引才专项行动,新引进国际化人才超3000人,加快建设区域性、争创GJ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纺织服装、水暖厨卫、健身器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用好GJ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完成600家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打造智能家居、轻工视讯等8个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集中连片改造提升金砖数字工业智谷等11个试点园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基金行业、企业上市、两岸金融合作等重点,用好央行低成本资金工具,扩大科技融资、绿色信贷和数字人民币交易规模,深化沪深北证交所厦门服务基地建设,支持更多企业上市融资。
拓量提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锂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推动海辰储能、厦门时代等投产达产,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发展先进高分子、特种金属等新型功能材料,加快金鹭硬质合金、中仑高性能膜材等项目建设,壮大专业化新材料产业园。推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规模化发展,加快九价宫颈癌疫苗、长效生长激素等创新药上市,打造国内一流生命科技之城。做强影视、动漫游戏、艺术展览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GJ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新培育100家未来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第三代半导体、氢能与储能等成长型未来产业,提速碳化硅外延、新型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研发协同攻关。加快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潜力型未来产业成长,加强6G、遥感应用等关键领域前沿技术攻坚,打造产业技术领先优势。谋划布局前沿型未来产业,抢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
提速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优化厦门湾空间和产业布局,打造跨区域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力争海洋生产总值超2700亿元。加快建设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省海洋创新实验室,支持海洋三所、中船七二五所等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发展海洋材料、生物制品、造船等海洋产业。加强国际合作,办好厦门国际海洋周等重大活动,推进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向海图强推动海洋经济“扬帆远航”。
加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赋百景”行动,推动数字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打造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提速建设厦门数据港产业基地,建立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数据交易产品突破1000个。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5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个数实融合典型案例。适度超前建设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2000P。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强化综合改革试点引领示范。深化拓展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成果,深入谋划落实第二批改革事项,在翔安南部片区探索审批体制等改革。深化系统集成式财政管理改革,持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继续优化房票制度,设立盘活存量基金,加力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深化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改革,产业园区新增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重组国有资本公司,打造城市运营服务等四大平台,加快供应链实体化发展和全球化布局,完善国企科技创新机制。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动力。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有效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推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多头重复执法等问题。用好融资信用平台和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规范实施ZF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力争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方案,落地首批49项改革任务,彰显ZF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越有效。落实全国同意大市场建设指引,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深化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落实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和信用提升行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探索建立白名单制度,持续创造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环境。加快建设数字ZF,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共享,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建设“无证明城市”,让数据跑起来、部门转起来、服务快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