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722|回复: 3

[闲聊] 纷纷强省会透露沿海的“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5 16: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angel 于 2024-12-15 16:40 编辑

对沿海跟风现象的批判

• 自然发展优势凸显:从市场自主调节的角度来看,像青岛凭借沿海开放优势、优良的港口条件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知名的制造业品牌等,在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持续吸引各类要素集聚,实现自身蓬勃发展。同样,江苏的苏州依靠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在制造业、外贸等领域大放异彩,这都是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让城市依据自身禀赋找准定位、顺势发展的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省份若无视城市原本自然发展形成的格局,盲目跟风强省会,就像是强行打乱一盘已经有序运转的棋局,确实容易引发诸多问题。

• 同质化竞争乱象丛生:当众多省份都一股脑地推行强省会战略时,省会城市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不管自身实际情况如何,都在争抢诸如金融中心、科创高地、文旅热门城市等头衔,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去堆砌资源打造相似的城市功能和形象。
这往往导致资源浪费,比如各地重复建设一些大型的城市地标、高标准但利用率不高的会展中心等设施,在争取有限的GJ资源、高端人才以及外部投资时也陷入恶性竞争,最终可能各个省会都难以真正形成独特且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落得个“一地鸡毛”的结局,也破坏了原本市场引导下城市多元、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市场存在失灵情况的思考角度

• 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风险:尽管一些城市依靠市场力量发展得很好,但从全省范围乃至更大区域层面来看,市场机制往往容易导致资源向少数先天优势明显的城市高度聚集。比如中西部的一些省份,省会之外的中小城市,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难以吸引人才和资金,长此以往,区域内发展差距会越拉越大,而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突破,单靠市场调节很难扭转这种不平衡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失灵”,这也是部分省份起初考虑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出发点之一,只是后续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过度行政干预等情况,偏离了初衷。

• 整体战略布局缺失问题: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看,纯粹依靠市场机制,城市发展容易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和战略协同。各个城市各自为战,只着眼于自身的利益和短期发展,很难站在整个省份或者更大区域的高度去构建互补性强、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例如在产业布局上,可能出现相邻省份的城市都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一些高耗能、缺乏核心技术的产业,而没有从整体出发去布局更具前瞻性、创新型且相互配合的产业体系,所以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行政手段来引导和调控,只是强省会战略不该被盲目跟风推行罢了。

总体而言,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好行政手段,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路径,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的困境,真正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发表于 2024-12-1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应该是福厦泉+漳莆宁+南三龙的333发展格局
发表于 2024-12-1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正确的做法。
现在投资效率越来越低,
对于一个省份,投入核心城市,
收益会更大。
比如房子都跌了,核心城市也跌相对慢一些。
如果反弹,也快。
以福建为例,
小厦已经饱和了,投资回报率已经是走下坡。

因此,现在有发展空间就是省会了。
发表于 2024-12-16 12: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nan123 发表于 2024-12-16 12:39
这是正确的做法。
现在投资效率越来越低,
对于一个省份,投入核心城市,

这是过度干预的结果
跟投资回报率高没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7 17:49 , Processed in 0.0443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