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24|回复: 1

理工科人才对家乡的情感似乎都不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4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你当然可以举出一个反面例子

但是,我还是没有看到这种

例如,理工科巨子,举一人之力,对自己的家乡做出很大的贡献

就是一个人,深刻的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这种,理工科的学生少见

你可以去找一下,是否有这类的孤例

很多网友说,这些人,对福建省也没有什么情感

不管是福建哪里的理工科人才,包括福州吹的自己的福州的两院院士

似乎对福州也没有多少的帮助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是一个文科的中专生,以我的角度看

可能就是,文与理教育的差别

文科研究的是人、社会

理科研究的是自然、物质


这就是我们说的,文科的过于感情用事、理科的却没有人情味道

文科研究的是人、是社会

文科人才,首先认识的是自己、自己的家乡,从这个点出发

这就可以解释,文科很多博士论文,很多是自己熟悉的县域文化

以小建大,到中國当时的特点之类


理科人才,他们需要的是平台、实验室,资金

这是县域无法提供的

例如,研究天文学的,他需要的是观测的工具

理工科的四个母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理工科的教育出来,都是科学主义至上的理性思维


我们以惠安为例,让惠安发生巨大变化都是文科生

陈 伯达:集美师范学校(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上海大学中文系

听说,当年陈 伯达,立志要让惠安人吃上水稻,这种是属于感情用事

当目前为止,惠安的土地也不适合种植水稻

王汉斌: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

王汉斌促成了福建炼油厂最终落地惠安县、协调了泉港改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的设立

陈荣春:外交学院英语系

协调李嘉诚投资惠安嘉惠中学、任职泉州期间,大力开发惠安


理工科的人才,他们大部分不存在人文羁绊,不回报家乡也是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华侨为什么会热爱家乡呢

这种可以用婴儿与母体分离的学说

回报家乡,是弃婴回归母体的


另外,华侨,一般都是属于在他所在的原乡分配中的下层

叫做,没有学历,但是有文化

华侨的脑子的文化来自,原乡的民俗的综合

所以,华侨也有人文羁绊,会回报家乡的原因

在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0 07:16 , Processed in 0.0506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