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 用“废水”熬制蚝汁出售 家人说他“头壳坏了” 短短四年,沉重的“铁门”两次在林国发面前重重关上,一次在医院,一次在监狱。 1979年,林国发19岁。他被母亲和叔叔带到仙岳医院门口的时候,是五花大绑的——从琼头到岛内的路上,他声嘶力竭地争辩“我没病”,但身边人都深信不疑地认为“这个孩子头壳坏了”。 因为他想把煮出来的蚝汁装瓶去卖。那时,琼头村民会把海蛎焯水后晒干,做成海蛎干卖钱。焯过海蛎的汤水大部分都被倒进臭水沟,但林国发看到父亲会慢慢熬煮这些蚝水,最后熬出浓香醇厚的蚝汁。“大家会煮一点放家里自己用,没人拿去卖。”后来父亲过世,林国发想帮母亲补贴家用,就学父亲把蚝汁熬出来,装进洗净的空瓶,要拿到市场上去卖。 家家户户都倒掉的东西,要拿去卖钱?在林国发的母亲和身边人眼里,这是“歪门邪道”,但谁也劝不住他,这才有了绑上送医的那一幕。后来林国发从医院逃走,又在广州流浪了半年才返回琼头——虽蓬头垢面但头脑清醒,母亲也信了他确实是想“干正事”。 林国发找人借了钱,土灶开火批量炼蚝汁。岛内外推销难寻买家,他就转向海外,拿到了福建省水产进出口公司的订单。
幸好,几个月后,转机来了。在1984年5月8日《厦门日报》头版报道中提及:同安县“重新处理了两起收购、加工、贩卖蠔油偷漏税案件”,里面就提到林国发——时代的车轮向前,提出“为正当的商品生产流通开放绿灯”,在报道刊发10天前的4月28日,林国发被释放。 虽然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但林国发知道,他名字上的红色叉号已经去掉了。  刚刚起步的洋江就是一个家庭作坊。(受访者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