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14313|回复: 1

[新闻] 邵武着力提高引才留才用才实效 让“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7 14: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邵武引才力度越来越大,人才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这对团队的稳定和快速扎根尤为重要。”15日,在福建永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产品研发工作的罗伟棻为邵武市的人才工作“点赞”。他到邵武工作后,积极宣传邵武、推介邵武,帮助引荐的台湾籍硕士李庭辉也即将到永晶科技与他共事。

罗伟棻是一名来自台湾的博士,看中邵武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2020年12月,他接过了邵武市伸出的“橄榄枝”。他说:“邵武市新材料产业科研力量较薄弱,这是科研人员的机遇所在。到这里工作,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都能享受优惠待遇,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更好地打造人才“高地”,邵武市精心谋划人才工作,打破禁锢,创新模式,成立了市委人才工作专班,不单设组织机构、不新增领导职数,抽调科级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全市人才工作,负责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引进培育、平台载体建设、政策待遇落实等重点任务。

在助力重点产业和企业引才引智上,邵武市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进行深度合作,设立中国海峡人才市场金塘工业园区工作站,重点围绕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产业人才培训,促进近9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

让人才进得来,更要让人才留下来。邵武市拿出商业区附近珍贵的土地资源,建设人才公寓115套、人才奖励房20套。同时,注重引才聚才平台建设,眼下正在建设邵武市人才驿站,精心打造涵盖休闲洽谈区、会议培训区、悦享生活区等功能区块的人才服务综合体,丰富高层次人才业余生活。

“我们还及时兑现人才补贴政策,今年以来,共发放企业人才生活补贴133.3万元,购房补贴784万元。”邵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陈庆介绍,邵武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南平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立足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激活本地存量人才,通过组建高质量发展人才顾问团、举办“人才·邵武校园行”专场招聘会和出台优惠政策等,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思广益推进人才政策创新,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引才、留才、用才实效。(郑金富 谢朝东 姜玲玥 章雨农)
发表于 2022-10-2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它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因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政府作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机制的主体,应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尽管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注重技术标准而不是具体技术。政府在制定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法规政策时,应当注重规定最终产品的指标含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的指标含量,而不是直接规定企业必须使用某种具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创造出一个广阔的技术创新平台。否则,就容易限制企业多路径的创造力。
控制标准尽量贴近最终用户,同时鼓励上游行业创新。贴近终端用户的标准规定,能使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分销渠道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各种中间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而且,避免废弃物污染的工作从上游入手,往往会减轻下游的很多压力。因此,应当多制定一些鼓励上游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反过来说,如果从下游入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上游各个生产环节对产品和部件或多或少地规定了其材质属性以及产品构造,就会对下游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构成许多复合型的约束条件,使得下游企业的治理或改造成本增大,难度提高。
考虑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多阶段加以推进。产业投资循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节奏,即投资—经营—回报—积累—再投资。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当考虑到相关行业的产业投资循环节奏,而不应一味地要求企业迅速应用高标准的环保技术,甚至不顾及其应用成本。如果考虑到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就可以针对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如在投资环节,设立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在经营环节,设立生产、运输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环保标准;在回报与积累环节,设立提留环保基金比例的政策;在再投资环节,设立更高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的环保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在长期的投资、生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由于所制定的相关法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对企业技术标准的要求,这就使技术创新竞争在未来的企业市场竞争中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点,能够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相反,如果制定的法规很急迫地要求企业迅速应用高环保标准的生产技术或高标准的污染治理技术,而不考虑产业投资循环节奏,就可能会使企业将精力集中在如何规避这些法规上,而不是如何创新与变革现有的技术,这最终会导致企业没有任何技术创新。
整合协调有技术关联的法规政策。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应避免把行业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而应当把技术性质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这是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是变革许多现行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而行业之间的技术影响往往不是垂直而是交叉扩散的。比如,塑料工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家庭日用品等许多行业的发展,通讯行业的技术发展会直接影响证券、航空、军工等行业的发展。因此,以技术性质作为主要划分标准来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4-28 09:13 , Processed in 0.037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