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6219|回复: 0

[新闻] 泉州力争五年基本建成海洋强市 布局“一湾三环多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5 17: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我省海洋经济大市,泉州是福建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阵地。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推进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泉州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泉州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简称《规划》)印发实施,加快泉州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

海洋经济占比30%左右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泉州以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为中心,着力完善“一湾三环多区”空间格局,推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市。

“一湾引领”即泉州湾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以两江四岸为主要承载,高质量谋划环湾城市新区。“三环协同”即为环湄洲湾南岸地区、环围头湾地区和环深沪湾地区,协同发展。“多区发力”指的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海西(惠安、石狮、晋江)海工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晋江滨海新区、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区、临港物流园区、滨海旅游区,共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按照《规划》,到2025年泉州市海洋经济实力要显著提升,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4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年均增长率≥9.5%。

在海洋基础设施方面,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80万标箱,新建万吨级泊位12个,新建改造提升各类渔港12个。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90%。

重点打造“海上粮仓”

《规划》提出重点推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远洋渔业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等重点工程打造“海上粮仓”。

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重点建设开发晋江海域、惠安大港湾等海域海洋牧场区,加快推进惠安县共兴水产养殖场、惠安县鑫达海产品养殖场等工厂化养殖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泉港区肖厝-惠屿网箱升级改造项目,重点打造祥芝等4~6个渔港综合体。

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方面,支持“造大船、闯深海”,更新改造远洋渔船20艘以上,鼓励发展大洋渔业,到2025年,渔船总数达50艘以上,力争实现产值8亿元。

此外,泉州还要建设水产品交易集散平台,提升一批万吨级冷库,扩大超低温冷冻库容,完善水产品预冷、低温仓储、运输、配送等全冷链物流体系。新增冷库10个,到2025年,全市水产冷库日冻结能力达到3万吨。

做强滨海休闲文化旅游

就如何利用好海洋资源开发文旅产业,向“无烟工业”要效益,《规划》提出了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工程。

其中,滨海文旅产业“1+1”推进工程即为“做强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做优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到2025年,规划建设一批“城、港、渔、岛、景、娱”等主题的海洋特色小镇,推出2条以上泉州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文创业态更多、更有特色。

泉州还将重点推进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宏图海西公共物流港项目、金井围头物流园区、高端冷链物流园、泉州保税冷链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动航运物流服务发展工程。

同时,积极打造休闲渔业品牌,推动“渔旅结合”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发展渔排美食、渔村风情、渔家民俗体验、海钓休闲等项目,力争新创建省级“水乡渔村”4家。(海都记者徐锡思)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5-2 21:28 , Processed in 0.0418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