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04|回复: 0

孝泣幽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6 09: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石刻刻于一方椭圆形巨石上,朝向东南,面对山下的美峰水库,而进山的土路据说是以前去灵山寺的古路。巨石长约5.26米,高约2.45米,石刻楷书横排,总长度210×52厘米,其中:”孝“字径44×52厘米,”泣“字径40×46厘米,”幽“字径46×46厘米,”明“字径36×50厘米;左侧落款:“赐进士知惠安县事赵玉成为”;右侧落款:”闽邑郡民众(?)举立石、……陈□代兄“,落款两旁另有刻字,但都已漫漶。
赵玉成,字彦琢,明代江苏吴江五都(庙港)赵家港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三甲,历授湖南长沙知县,福建惠安知县(崇祯十六年,1643年)等职(网上还有其授吏部文选司主事、郎中一职之说,待考)。崇祯十六年赵玉成从惠安平山寺主持僧沏际披剃出家(佛教称为“脱白”),法名悟因。

惠安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惠安知县赵玉成年过四十无子,一日蒙观世音菩萨托梦,于是他到鲎壳寺得一鲎卵石后,竟连生九子。不想日后,赵玉成官场失意,父母与妻皆亡,留下众小儿无人照料,赵玉成思之,凄然泪下,便在灵山鲎壳寺后留下“孝泣幽明”四字,于崇祯十六年在平山寺剃度出家,自此民间便有“平山寺钟声传灵山”的传说。

“幽明”有昼夜或阴阳之意,“孝泣幽明”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家人去世,阴阳相隔,而日夜哭泣。据清嘉庆《惠安县志》记载:“赵玉成  十六年,江南吴江进士。朱由“木爨”(生僻字,木字旁,读音zuǎn)十六年,江西建昌举人。明亡,带印以殉”。从县志记载时间推算,赵玉成任惠安知县仅有数月,其接任者朱由“木爨”于当年接任。由此联想,赵玉成接任惠安县令数月间,或因官场失意,家遭变故,而萌生退意,辞官披剃出家。


而民间因其曾在鲎壳寺题字,将其与鲎壳石(鲎,又名“马蹄蟹”、“夫妻鱼”,被誉为活化石,多产,鲎产卵数量视其个体大小而定,一窝卵数多则达至1,200枚,少则40-50枚,一般数量均维持在300-500枚左右。)相联系,从而衍生出连生九子之说。一来,赵玉成官场生涯不过七年,任惠安知县时间则更短,仅数月便辞官出家,昱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二来,若是连生九子也需数年时间,由此推断这一传说根本站不住脚,不过是后人传讹罢了,却也为“孝泣幽明”石刻平添了几分说资。

话说回来,尽管赵玉成任惠安县令仅数月时间,但也稍有政声,惠安县志上便有其重教兴文的相关记载。清康熙《惠安县志续补·学宫续志》载:文发书院(后为关圣庙),明崇祯十六年,知县赵玉成建。在圣庙左畔,聚诸生讲学,拈题课艺。提学郭之奇、邑参政朱文焕各有记。今塑关帝像其中。清嘉庆《惠安县志》卷二十一《名宦》载:赵玉成,江南吴江进士,崇祯十六年任。政尚宽平,讼庭草满。捐金建文发书院,朔望集绅士讲学其中。择诸生能文者,月课艺二期,品骘高下,经赏拔多联翩者。


斯人已逝,题刻流传。从惠安百姓将其题字刻于石上,亦可见其为百姓所爱戴。如今,石刻深藏山中已近四百年,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短短数字透着阵阵悲意,站立其下,松风历历,犹似忆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2 20:48 , Processed in 0.0470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