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1871|回复: 32

[闲聊] 财政减少与GDP增长5%,你信哪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瓦林老被 于 2024-5-14 12:11 编辑

大家都在说行业不景气,工厂倒闭,生意不好做,收入减少,很多地方的财政甚至负增长,但GDP依然增长5%,你信哪个。
发表于 2024-2-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中高端份额扩大,中低端份额的快速萎缩,偏偏中低端支持了最多数的人口就业,虽然账面上有增长,但是普通的大多数人是感觉下降的。这种阵痛要持续很久,直到这部分人退休和过世。大数据一般而言肯定有一定的事实作为支撑点,不然就乱套了,后面的数据也就没意义了,还统计什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22: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6 16:49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 ...

空转、虚构增收……地方财政数据造假手法有这些


第一财经

2018-1-1716:30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近期不少地方自曝、或被审计出财政数据造假。由于财政收入一般要进国库,因此相对来说并不容易造假。那么,数据造假主要有哪些手法呢?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官方披露公开案例,梳理了数据造假的几个主要手法。

同时,第一财经记者也注意到,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地方财政收入质量问题,综合施策防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针对地方收入质量的监管也在强化。

手法一:空转

空转是最常见的财政数据造假手段。

所谓空转,是指财政部门先将财政资金以支出形式拨付到缴款单位或财政收入征收单位,然后再将这些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以税款、行政性收费等各种名义(无实际收入来源)再次征收入库,如此反复循环,形成财政收入虚增。

比如,审计署发现,2017年1月至7月,吉林省白山市及所辖的6个县(市)通过将财政拨付的项目建设资金或医院经营收入等作为行政事业性收入缴入国库方式虚增财政收入1.1亿元,通过将财政资金拨付至相关部门后,再以预缴耕地占用税的名义虚增财政收入约1.7亿元。

另外,审计署还发现,2017年6月,云南省澄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特许经营权转让价款名义将项目建设资金上缴至县财政局,虚增财政收入1299.73万元。

从空转路径来看,拨款给下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所管理的其他账户进行空转,即财政部门内部空转,操作方式最为便利,也最常见。另外还有直接拨款至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缴款单位进行空转。

因此,财政部三番五次重申严禁通过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手法二:先缴后返及借款缴税

虚增财政收入的另一个方式,是让企业上缴税款后,财政再以各种项目支出名义将税款返还企业。或者当年完不成财政收入时,由财政借款给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上缴税款实现财政收入的虚增,这部分借款通常在以后年度转为支出利用财政结余资金进行消化。这两种手段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比如,审计署近期披露,2016年,重庆市巴南区通过向2家民办学校收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后,再进行返还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2000万元。

财政部此前在揭露辽宁省虚增财政收入手法时,也披露一个案例。即2011~2013年,辽宁省某县对33户企业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返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2224万元。

审计署此前还披露,2011年至2013年,辽宁省岫岩县将财政借款以税费名义缴入国库,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占其公共财政收入的22.6%。

审计署在2013年审计9个省本级、9个市本级和18个县发现,一些地方通过以财政借款缴税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58.07亿元。

手法三:虚构应税事项、虚假拆迁等增收

即地方ZF通过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增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

财政部此前披露,2012年辽宁省某县将原县委和县ZFJG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划拨给县ZF融资平台公司,再由该公司对外转让,转让行为未实际发生,却对此征收土地增值税等5671万元。

此外,审计署发现,2014年至2016年,湖南省望城区通过虚假划拨ZF办公楼产权方式由望城区产权交易管理中心缴纳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23748万元。

另外,财政部还发现,辽宁省一些地方通过虚假拆迁或转让土地、使用财政资金缴纳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虚增非税收入。如2012年,某县重复转让4家粮库土地,虚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965万元。

此外,还有一些违规调整入库品种、截留侵占上级收入等其他虚增财政收入方式。比如安徽SW巡视组发现,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通过将各乡镇暂时结余的资金调入县国库虚增财政收入6.12亿元。财政部还披露,辽宁省有的市县还通过违规编造、随意调整财政月报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综合施策防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

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地方财政收入质量问题,综合施策防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比如明确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弱化对ZF收入预算的考核。最近,包括重庆、湖南多个市县主动降低2017年收入预期目标,提高收入质量。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比如收入质量高的地方可以获得相应激励,而虚增收入的地方相应地ZY财政对其转移支付规模减小。

针对地方收入质量的监管也在强化。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财政收入质量已经成为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监管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规对弄虚作假的地区和人员进行问责,坚决防范和制止财政数据造假。

一位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审计署近日去地方审计时也非常注重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严查财政收入虚增空转。这对地方财政部门的威慑力也很大。

发表于 2024-2-26 22: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6 16:49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 ...

湖南审计:7个县级行政区通过土地“自卖自买”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澎湃新闻

2023-8-317:27上海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7月27日,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CW会第四次会议上,省审计厅厅长陈博彰受省ZF委托,向会议作《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反映了湖南省直部门收入完整性、支出合规性、预算编制科学性、ZF采购合法性、财务管理规范性等方面的审计情况,揭示了相关部门及所属单位截留非税收入、超预算或无预算列支、虚列或转嫁费用、未按规定公开招投标、依托部门职能收费牟利等问题。

27日当天,湖南省审计厅网站发布了《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需要指出的是,《报告》对市(州)级行政区统称为市,县(市、区)级行政区统称为县,省级一级预算单位统称为部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报告》在“市县财政管理审计”部分披露,省审计厅对7个县的财政决算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对全省市县“三保”支出及库款保障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部分财政数据不真实,7个县通过土地“自卖自买”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6个县隐匿财政赤字;6个县延压非税收入,人为降低非税占比。

二是地方真实财力薄弱,7个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低,80%以上的支出依赖上级补助。

三是财政资金损失浪费,7个县因应征未征、违规减免和变相返还等造成财政收入流失18.5亿元;6个县违规出借或安排财政奖补资金7.2亿元。

四是违规支出现象突出,5个县为规避预算监管,通过财政专户、园区账户及其他违规设置的账户随意调度支出资金。

五是“三保”支出及库款保障存在风险。3个市本级和17个县“三保”资金未及时保障到位;33个县2022年连续3个月以上库款保障系数低于财政部合理区间0.3的下限标准,其中3个县全年均低于0.3,财政支付风险较大;8个市本级和64个县存在“支出挂账”问题。

而在“ZF债务和专项债券审计”部分,《报告》指出,省审计厅审计了5个市本级和15个县市区,同时审计抽查全省专项债券资金1,842.97亿元,占2021年至2022年发行专项债券的51.09%。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新增隐性债务仍有发生。有的融资平台举债建设公益性项目或变相建设形象工程及楼堂馆所,造成严重损失浪费。

二是债务化解落实不到位。有的市县未按时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有的市县虚假化债。

三是平台公司转型不到位,债务融资成本较高,且资产结构不合理,自主运营能力弱。有的市县除正常支付利息外,另向第三方额外支付其他费用,增加了融资成本。

四是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纳入“储备库”的项目中,有的未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有的未开工或未办理施工许可证进入优先库。

五是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市县存在挤占挪用专项债券资金、资金闲置未形成实物工作量、专项债券项目推进不力、项目收益未达预期等问题。

此前,审计署网站6月26日发布的《GWY关于2022年度ZY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70个地区通过“自卖自买”国有资产、虚构土地交易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861.3亿元,其中67.5%发生在县级。49个地区通过承诺兜底回购、国有企业垫资建设等方式,违规新增隐性债务415.16亿元。

发表于 2024-2-26 09: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堡13块一个
汉堡23块一个
gdp不就增长10块了
发表于 2024-2-26 09: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还是有增长的
但是也没富
100块钱购买力很低
发表于 2024-2-26 09: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20年,我的印象
2008年有一次物价上涨
2019年更是涨得离谱
发表于 2024-2-26 09: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Z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行业吧,新能源增长的挺快的,我们公司就是,其它行业就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24-2-26 10: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信,但是经济泡沫比例增大。
发表于 2024-2-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济激烈转型过程中,
必须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
发表于 2024-2-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面经济学家综合各项指标论证实际增长百分之一点多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icefish 发表于 2024-2-26 10:04
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中高端份额扩大,中低端份额的快速萎缩,偏偏中低端支持了最多数的人口就业,虽然账面 ...

目前的中高端,其实也就新能源,并且都在拿GJ补贴,芯片并没有多大的起色,而且份额很小。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瓦林老被 于 2024-2-26 17:17 编辑
滹沱河北地 发表于 2024-2-26 09:46
汉堡13块一个
汉堡23块一个
gdp不就增长10块了

从去年到今年,明显感觉是通缩。
比如超市的瘦肉和鸡蛋价格其实是降的,这可比公布的数据真实多了,还有我旁边某一超市的伊利牛奶,去年年中还3元一盒,后来2.8元一盒,现在是2.6元一盒。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瓦林老被 于 2024-2-26 17:53 编辑
icefish 发表于 2024-2-26 10:04
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中高端份额扩大,中低端份额的快速萎缩,偏偏中低端支持了最多数的人口就业,虽然账面 ...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不需要怀疑,我甚至开始怀疑,地方财政数据是不是也可以造假。
就连GWY都在降薪,去年大部分地区,GWY的年底奖金都不发或者发不出来了。
发表于 2024-2-26 22: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6 16:49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 ...

地方财政数据本来就是可以造假的。媒体报道过,还举了好几个的例子。而且中秧有关部门也通报批评过,也举了一些例子。以前我一直以为财税数据是很难造假的,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财政数据造假早就不是新闻了。
发表于 2024-2-26 23: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6 16:49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 ...

你有没发现,两篇文章中提到的财政数据造假的省市,没有一个是东南沿海的省市。除了辽宁,其他的都是中西部省市。以前我一直很好奇,中西部省市哪来的那么高的财政收入?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他们中间很多都是造假的。这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很严峻,各省市特别是中西部省市的各项经济数据还能高歌猛进,简直假的不行。
发表于 2024-2-26 23: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成天说福建gdp水的人,可能不知道,那些所谓财政收入高的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其实他们的财政收入很有可能是注水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rry6969 发表于 2024-2-26 23:02
你有没发现,两篇文章中提到的财政数据造假的省市,没有一个是东南沿海的省市。除了辽宁,其他的都是中西 ...

财政数据造假,等于上缴给上级的钱也要增加,太不合算了。
发表于 2024-2-27 10: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6 16:49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 ...

靠央行放水吹大经济泡沫呗。
由于央行放水保就业机制,前期阶段表面的经济增速下行速度都会比稳态的慢。
发表于 2024-2-2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这一届的搞得一塌糊涂,无论何种理由,不应该弄成这样。虽然全世界都烂,但我们是比较不烂的一个,不至于如此。

点评

难得真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4 18:57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刺桐花开 + 10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2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是搞了教培,接着就是医院,然后就是房地产了,所有的中产都在劫难逃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刺桐花开 + 10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2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化仍然在继续,不过跟中国无关,是除中国以外的别国国际化在加强。中国渐渐跟欧美脱钩了,今后不一定会有很好的国运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刺桐花开 + 10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27 10: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7 09:55
财政数据造假,等于上缴给上级的钱也要增加,太不合算了。

那些财政乞丐,即使财政数据注水,也不影响他们从钟秧获得巨额财政转移支付。他们可以说是名利双收,既获得表面上的财政高增长的荣誉,又获得了巨额财政转移支付。吃亏的是福建,财政净上缴,还被骂GDP注水,还被嘲讽财政收入太低。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4-2-27 10:24
靠央行放水吹大经济泡沫呗。
由于央行放水保就业机制,前期阶段表面的经济增速下行速度都会比稳态的慢。 ...

多印的钱,都在银行里空转,没有流向普通百姓手里。
发表于 2024-5-14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icefish 发表于 2024-2-27 10:44
总的来说这一届的搞得一塌糊涂,无论何种理由,不应该弄成这样。虽然全世界都烂,但我们是比较不烂的一个, ...

难得真言
发表于 2024-5-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swl137 发表于 2024-5-14 19:12
用虚拟的第三产业数据拉抬gdp掩饰丑陋

你是在说抢省会规工9000 比厦门8000 硬拉抬拼多多基地屁吗
发表于 2024-5-14 20: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2-26 16:49
经济困难,并不只是中低端产业感觉到,除了新能源,其余的基本没有景气的。
土地财政绝对是下降的,这一点 ...

别担心 停车费一年多收了几十亿 全国几千字上万亿都可能
发表于 2024-5-14 20: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下 国企上  这就是我国精英治国的厉害之处
发表于 2024-5-14 20: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瓦林老被 发表于 2024-5-14 12:08
多印的钱,都在银行里空转,没有流向普通百姓手里。

你现在要是在国企 银行求着你贷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3 06:10 , Processed in 0.0553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