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同安:海外同胞聚银城,迎王祈福闹新春2024-02-14 12:05·新福建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4日讯 (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韩超 夏海滨 文/图)四年一届的同安吕厝“送王船”之迎王祈福民俗活动来了。2月13日正月初四,随着上千人的民俗表演队伍浩浩荡荡踩街穿城,“迎王祈福 护境佑民”同安区吕厝华藏庵甲辰年第154届迎王祈福文化节正式启幕。  “送王船”是极具闽南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DB作名录。在同安区西柯街道吕厝社区,“迎王”和“送王”活动每隔四年举办一次,本次活动就是为了“迎接新任王爷”,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同安吕厝在“送王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不容忽视,迄今已传承600多年。去年十月,中国和马来西亚“送王船”人类非遗纪念碑在吕厝社区揭碑,同期揭牌的还有吕厝华藏庵王船展示馆。 载歌载舞踩街而行 点燃新春氛围 当天中午,钟声敲响,锣鼓不休,迎王辇队、旗牌队、鼓乐队及腰鼓队等民俗队伍从吕厝社区华藏庵蜿蜒而出。 宋江阵、丙洲南音、蜈蚣阁、英歌舞……这支踩街队伍一边行进一边表演,徒步近3公里,直到抵达临近海岸的迎王文化广场。一路上,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吸引市民游客或驻足观看或跟随欣赏,点燃了红红火火的新春氛围。  在海上,船只来往穿梭,旌旗迎风招展,以一场极具闽南韵味的“海上庙会”,恭迎“王爷”上岸。西柯街道D工委SJ李永谓表示:“‘迎王’是为了祈愿安康,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吕厝王船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深入挖掘王船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据介绍,吕厝华藏庵每逢农历鼠、龙、猴年举行“迎王”和“送王”民俗活动,是闽南乃至闽台地区、东南亚地区中规模最大、仪式最完整、最具有DB性的民俗活动。具体而言,活动内容由迎王、王爷巡境、请火、造王船、竖灯篙、王船出坞、王船吉安、送王船等环节组成,需历时10个月。  海外侨胞跨海而来 串起文化纽带 本次迎王祈福文化节吸引参与者4万人左右,其中包括台胞、马来西亚侨胞,以及来自浙江象山、漳州、南安、惠安、厦门各区等200多个分炉位DB和宫庙DB。 “中马两国文化本就同根,这是我第一次来同安参加‘迎王’盛会,感觉特别亲切、特别荣幸。”跨海而来的马来西亚万怡力勇全殿秘书长苏汶财表示,“送王船”文化是中马两地人民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桥梁,希望今后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守护好、传承好这份世界文化遗产瑰宝。  据悉,作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送王船”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台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囼蛙地区,乃至传向东南亚华侨华裔聚居地,是闽南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遗留,至今仍在有关社区活态传承,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海外侨胞情感的纽带。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送王船”传递了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生动诠释“海峡两岸、海内外一家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乡情共联的时代特征。 来源: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