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483|回复: 13

曾经的客车王者——厦门金龙起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曾经的客车王者——厦门金龙起步的故事首发2024-01-29 09:07·查总话交通


提起福建省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贡献,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宁德时代。这家动力电池市占率世界第一的公司的确是当今福建省汽车工业中最驰名的商标。但时间倒回到30年前,福建省汽车产业的桂冠属于厦门金龙——这家以客车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汽车品牌。

报纸报道金龙的建立


福建省在90年代之前几乎没有什么汽车产业,由零件厂、汽车修理厂演变而来的福建汽车厂和福州汽车厂年产量均没有突破四位数,也没有啥知名产品。厦门就更惨淡了,当地只有汽车修理厂,并没有整车生产能力。但厦门市是最早跟随深圳成为特别行政区(SAR)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允许外商参与的投资。厦门特区ZF也早早的就在寻找外资作为自己发展汽车产业的助力。

黄培予


金龙汽车的前身厦门汽车工业公司,就是当时厦门ZF想吸引已经和法国雪铁龙合资的东风过来办厂,而创造的这么个企业。这个项目最终并没有落地,但时任的项目管理人黄培予不死心,他拉来了香港法亚基金的500万投资,成立了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后期,他又将25%的股权卖给了二汽东风,以换取500万的资金。最终金龙汽车的股权分配由厦门汽车占50%,香港法亚占25%,二汽东风占25%。
公司虽然成立了,可当时的金龙却碰到了90年代初创车企均会碰到的一大坎,就是没有乘用车的许可证。最后在商用车许可证允许的特种车辆、卡车以及客车中,金龙选择了客车,成功的赌对了中国90年代的公路建设大发展。

金龙松柏工厂


厦门金龙的厂房是建立在一个水泥厂之上的。当时厦门岛内的松柏水泥厂即将破产,金龙就连带厂房、土地以及工人一起对其进行了收购。此次收购几乎耗光了金龙的活动资金,以至于黄培予只好再拉‬来北京华能投资了500万,才解了燃眉之急。

90年代的金龙生产线


金龙汽车就在水泥厂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他们初期生产的产品是SKD(半散件组装)的奔驰O303大巴。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金龙采用了另辟蹊径的模式,并没有完全从德国原厂进口散件。当时奔驰在泰国和巴西拥有客车的组装厂,金龙便从巴西工厂进口底盘,从曼谷工厂购买车身套件 ,可谓是提前进行了生产“全球化”。

金龙工厂内景


金龙还从曼谷请来了六名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指导厦门建立装配线,还要培训100名左右的原水泥厂工人成为合格的汽车工人。二汽东风为工厂提供了建厂所用的部分装配工具(例如涂装、焊接设备)。

下线的skd奔驰O303


金龙生产的奔驰O303下线之后,因为其车辆的先进性能销路一直不错。但金龙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组装生产。90年代是我国客车企业与国外合作的高峰期,我国较大的客车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与国外展开合作,主要品牌有安徽安凯、西安沃尔沃、桂林大宇、亚星奔驰等。合资企业几乎垄断了当时中国的豪华大客车市场,纯国产客车车企基本都是在走低端或者城市公交的市场。金龙在众多车企中则选择了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豪华大巴车。

XMQ6700,挂着金龙最初的“金龙”logo


1990年,第一台金龙客车XMQ6700下线了。这款车吸收了奔驰O303的部分技术,车身属于然还未摆脱奔驰的影子,但底盘和其他配件是由金龙自主设计整合的。可组装毕竟还是组装,毛病是比较明显的。毕竟一个拼起来的车,只是借用了奔驰的技术,对于底盘以及其他零配件并没有成熟的组合方案,磨合期确实长了一些。

1992年下线的第110辆XMQ6700


90年—94年间,大金龙XMQ6700产品销量从最初的5台提升到614台。

XMQ6110


94年,踩在前辈6700肩膀上的中国首款自主设计的大型豪华客车XMQ6110下线了。这款高性价比型号在当时的一众进口车、合资车之中脱颖而出,受到了省际客运公司、旅游公司的青睐。成为了金龙第一款跑遍大江南北的经典型号。
金龙的创立就如改革开放后一众新生车企一样,是命运多舛的,但借助时代红利又是一飞冲天的。其基于国情自主设计研发的路线,是其成功的秘诀。成立至今金龙系为中国乃至全球带来了多款值得称道的经典车型,确实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分了一杯羹。

发表于 2024-1-30 23: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Kirin9000 发表于 2024-1-30 22:51
说得福日电视东南汽车等还活的很滋润似的

脑子有病。正常讨论,也扯起地域争斗。多自卑这么敏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17: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龙的没落蛮可惜的,二十年前和夏新厦华都算是厦门工业的标杆
发表于 2024-1-3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satin 发表于 2024-1-30 17:49
金龙的没落蛮可惜的,二十年前和夏新厦华都算是厦门工业的标杆

是不是 还有一个畅坤  也好大的当时。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打松鼠 发表于 2024-1-30 18:04
是不是 还有一个畅坤  也好大的当时。

灿坤还在吧,搬到角美?依然是小家电的生产厂家
发表于 2024-1-30 19: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被省里拿走的就没有发展好的
发表于 2024-1-30 20: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iamliwua 发表于 2024-1-30 19:00
被省里拿走的就没有发展好的

不懂行的人瞎说。
金龙的强项在于油车,然而油车不是大趋势。金龙在福汽接手之前就有开始做新能源车,然而质量不行,由于产品周期律,到了福汽接手之后问题才爆发,由此影响了品牌口碑,才导致衰落。
证据在于金龙2012年油电混抛锚频繁,闽运都有记录,而福汽在2014年才全盘接手金龙。
发表于 2024-1-30 20: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iamliwua 发表于 2024-1-30 19:00
被省里拿走的就没有发展好的

不懂行的人瞎说。
金龙的强项在于油车,然而油车不是大趋势。金龙在福汽接手之前就有开始做新能源车,然而质量不行,由于产品周期律,到了福汽接手之后问题才爆发,由此影响了品牌口碑,才导致衰落。
证据在于金龙2012年批次油电混抛锚频繁,闽运都有记录,而福汽在2014年才全盘接手金龙。
发表于 2024-1-30 20: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satin 发表于 2024-1-30 17:49
金龙的没落蛮可惜的,二十年前和夏新厦华都算是厦门工业的标杆

主要是新能源化转型出了差错。
发表于 2024-1-30 20: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打松鼠 发表于 2024-1-30 18:04
是不是 还有一个畅坤  也好大的当时。

灿坤,做灯的,现在在福建能见度还挺高
发表于 2024-1-30 20: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龙实际上是因为对新能源适应能力差,在新能源化浪潮当中产品质量下滑了很多,旧股东趁着还在产品周期律的滞后期赶紧跑路,让福汽当接盘侠,并非所谓的福汽导致金龙衰落。
发表于 2024-1-30 22: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就是福建工业基础太差。而厦门更差,当时厦门甚至还不如三明,南平。而做为特区风口的产业,由于工业基础差工业技术没有支撑,注定棠花一现,在长久竞争中中气不是而落败,夏华,夏新,金龙,厦工等等全成昨日黄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闽人不说暗话 发表于 2024-1-30 22:46
说白了就是福建工业基础太差。而厦门更差,当时厦门甚至还不如三明,南平。而做为特区风口的产业,由于工业 ...

说得福日电视东南汽车等还活的很滋润似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闽人不说暗话 发表于 2024-1-30 23:01
脑子有病。正常讨论,也扯起地域争斗。多自卑这么敏感?

哈,让大家评评理,谁挑起地域争斗?自卑永远不属于厦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11 22:39 , Processed in 0.0527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