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厦门翔安这家公司,做到了“全球第二”!央媒聚焦…… 2023-09-22 19:34 发布于:福建省
9月22日 由市 委宣 传部主办的 “央媒话厦门·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厦门行” 集中采访活动 在翔安区结束了最后一天的行程 点击观看视频 近40位记者共同走进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翔安创新实验室,探访实验室、生产车间,与高科技产品近距离接触,感受厦门市、翔安区科技创新的有力脉动;随后,他们还一起走进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观赏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在澳头社区深入探访翔安区率先全省创造的“三水联治”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见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钜瓷科技 生产高科技含量材料 它们做到了世界第二 位于翔安区内厝镇的 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新厂区 今年刚刚投用 这处厂房虽然外观平平无奇,但它拥有年产700t氮化铝粉末和200t陶瓷制品的产能,是国内最大的专业氮化铝陶瓷研发、生产基地,目前产能及销售规模处于全球第二。 再往深处探访 从烧结车间到实验室 再到满满一堵荣誉墙 每一处都写满了“自主创新” 在批量生产氮化铝的烧结车间内,20台巨大的机器正在闷声运转。公司研发人员何庆说,机器由公司自主设计并持续优化,目前已经更新到第五代,“接下来我们还将升级自动化连续生产,优化流程、降低能耗,提升量产氮化铝的品质。” 据了解,氮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半导体、电真空等领域高端装备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材料,特别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功率器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钜瓷科技董事长管军凯说,目前公司的产能已经能覆盖国内需求。 不只是产量可观,其中的技术含量同样引人关注——钜瓷科技目前的注射成形氮化铝陶瓷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在氮化铝领域的研究成果,曾获“GJ技术发明奖”等诸多荣誉。 不过在管军凯看来,氮化铝材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还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增加新材料产品种类,未来建设起一个新材料产业平台,在全球新材料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翔安创新实验室 探究病原体三维结构 产学研合作上市疫苗 在翔安创新实验室内 有一台最新一代的 titan krios冷冻电镜 它拥有原子级别的分辨率 以及超强的仪器稳定性 结构精度可以达到10-10米 “通过这台仪器,我们可以查看人类重要病原体的高分辨率微观三维结构,发现病毒上的关键性靶标,并基于这些关键靶标设计针对病毒的特异性诊断试剂及创新性疫苗。”翔安创新实验室电镜平台负责人郑清炳说。 作为福建省唯一聚焦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省创新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建设,目前已牵头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HPV疫苗、全球首个新冠总抗体检测试剂、全球首个艾滋尿液自检试剂、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等创新产品,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在危急时刻,实验室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实验室团队牵头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作为全球最早进入临床试验以及迄今唯一在三期临床试验中,验证了安全性和广谱有效性的黏膜免疫新冠疫苗,于2022年12月2日获批紧急使用;牵头研发的国产首支二价HPV疫苗2019年国内批准上市,2021年通过WHO PQ认证,并于2022年首次突破百亿元销售额;九价HPV疫苗正在开展国内三期临床试验;二十价HPV疫苗临床前研究持续取得突破,有效性正不断被证实,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二十价HPV疫苗。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 昔日淤泥滩涂地 今日生态新范本 落日的余晖打在海面上 摇曳出金灿灿的光辉 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 如今已经成为了翔安乃至厦门 新的网红打卡点 从2005年开始,这里培育种植了约5公顷实验林,突破种植技术;2010年开始实施一期项目,并于2013年完工,种植红树林约85公顷(含实验林),2017年的调查显示,红树林生态修复区内物种生物量均成倍增长;2016年二期项目启动,2022年建设完成,项目入选“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协同增效全国典型案例”,而公园目前也已经成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生态公园。 美甚至只能作为近20年生态修复工作的附加值,它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防护——这些作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和茂密高大的枝体能有效地放沙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据介绍,下潭尾红树林公园85公顷的红树林,形成“绿色缓冲带”,成为了抵御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天然生态屏障。 而在生态系统“重塑”方面,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科学构建了“红树林 + 光滩 + 潮沟 + 浅水水域”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创造了基础,此外通过多年不断的人工增殖放流滩涂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其他海洋潮间带生物,构建了良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澳头社区 全省首创“三水”联治 翔安生态环境更“水” 翔安澳头社区曾经的困境是: 餐饮店多 大量油分高的生活污水 直接排进怀远湖中 水质堪忧 如今再看 餐饮店依旧生意红火 湖水碧波清澈 曾经的污水到哪儿去了?如何处理?答案写在翔安区首创的“三水”联治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包括污水“三环”共治、小微水体“星级”分治、中水“回用”返治。2021年,厦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在翔安召开,全面推广污水“三环”共治模式。 澳头社区治水的创新做法可以视作“三水”联治的一个缩影。三管截污将厨房、化粪池、洗衣池三个排放区污水进行全收集,同时创新“分户验收,一户一图,建档立卡、管理到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了精准设计“全覆盖”;澳头社区的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同意输送至澳头水质净化厂进行再生处理,在尾水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返回到怀远湖作为景观补水,真正做到污水零排放、全利用。 目前澳头污水处理厂对怀远湖的日补水量约6千吨,极大改善怀远湖的水动力情况,促进水体自净能力提升。通过“三水联治”,将污水、微水、中水有效联通在一起,达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据悉,此次集中采访活动为期三天,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ZY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科技日报、香港商报、人民网、福建日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厦门日报、厦门广播电台、厦门电视台等20多家ZY、境外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参加本次活动。 此前报道:启动!为期3天!齐聚厦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邵凌丰 曾嫣艳 摄影/摄像:杨进福 视频剪辑:吴承宸 编辑:曾欣悦 值班主任:蔡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