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23|回复: 0

厦门小戏骨喜摘三朵小梅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厦门小戏骨喜摘三朵小梅花2023-09-16 17:08·厦门日报社

郭涵词(左)和黄宸荧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学戏的。 受访者供图


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审核结果近日公布,厦门摘得个人项目和集体节目共3朵“小梅花”。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歌仔戏《打金枝》表演者郭涵词荣获业余组“小梅花”称号,厦门艺术学校歌仔戏《六月雪》表演者郭涵璇荣获专业组“小梅花”称号,厦门实验中学京剧《虹桥赠珠》荣获“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由中国剧协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品牌活动,自1997年创办以来,为我国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特别是推动青少年的教学传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福建各地区剧种艺术的普及推广搭建起了平台。
特写
  这所学校连续5年摘得“小梅花”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自2018年以来,连续5年摘得“小梅花”,获奖剧种包括高甲戏、梨园戏和歌仔戏。该校音乐老师、海沧区戏曲教育工作室主持人、区优秀教师陈伟顺结合自己的特长,2015年在学校成立了蓝海豚小学戏曲社团。他说:“我希望通过推广戏曲文化,让更多的孩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陈伟顺出生于泉州南安的一个梨园世家,爷爷陈贻福是南音非遗传承人、歌仔戏爱好者。陈伟顺自幼跟着爷爷学习南音和歌仔戏,2015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成为北附学校的一名音乐老师。
  蓝海豚小学戏曲社团成立之初开展了南音教学,但由于南音曲目学习难度大,孩子们的兴致并不高。经过一番琢磨,陈伟顺改教更通俗易懂的歌仔戏。后来,这门课程成为北附学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该校也成为福建省第一所将地方戏曲传承教育纳入常规课程的中小学校。
  打造了歌仔戏这一精品课程后,陈伟顺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扩大戏曲社团的教学范围,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多剧种齐“开花”。为了让学生们接受更专业的学习,他还请专业剧团的演员和艺校的老师来上课,对学生进行台步、身形、表演能力等全方位的指导。而他自己也会先跟着专业演员和老师学习,掌握技能后,再将自己所学全部教给学生。最近几年,陈伟顺带着戏曲社团的“小戏骨”们参加各种比赛,在省市级比赛中频频获奖。
  据了解,此次参加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歌仔戏《打金枝》是经典的宫廷戏,由学校四年级学生郭涵词、黄宸荧表演。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当家花旦、文华表演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苏燕蓉执导,国家一级演奏员蔡艺榕作曲,耗时三个多月,为两名学生量身打造。
  陈伟顺告诉记者,郭涵词和黄宸荧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戏的。她们此前已多次搭档演出、参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两个孩子从今年4月初开始排练《打金枝》,每天课余时间都泡在舞台上排练。其间遇到不少困难,她们都努力一一克服。
  (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9-4 20:12 , Processed in 0.0440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