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247|回复: 0

厦门考古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厦门考古那些事儿(一):挖呀挖呀挖?考古人的DNA动了……2023-05-10 09:22·海峡导报NEWS

厦门考古版挖呀挖呀挖来了,

看“厦门考古那些事儿”,速通厦门历史。


以城市建制而言,厦门的历史并不长,但这片土地的历史,却要比公众印象中的漫长地多。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古,触摸厦门之前的“厦门”。

先说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厦门几乎各区都曾发现过3000多年前青铜时代的文物。

20世纪3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厦门岛内外的沿海山坡和溪边山地陆续发现了石锛、石斧、石戈、石箭镞、石杵和陶纺轮、陶片等早期先民使用的工具和陶器等遗物。

(图1 思明区白石炮台海边发现的石锛)


(图2 厦门岛内海堤采集的石锛)


(图3 集美区临石寨遗址出土陶片)


(图4 临石寨遗址出土石斧)


(图5同安桐屿山小石斧、石锛、残石锛)


正是这些古朴的石器,构成了古老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厦门文明的基础。通过这些遗物的发现,可以判断在3000多年前厦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更加确凿的考古证据,来自寨仔山青铜时代文化遗址。

它是目前厦门地区正式考古发掘的唯一一处先秦时期古代遗址。

(图6寨仔山遗址,自东北向西南)


2001年,福建省博物院与厦门市博物馆联合对寨仔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172平方米。

(图7 寨仔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该遗址的地层堆积最厚处大致可分为5层,各层均发现有陶器、陶片及石器。出土的石器有锛、斧、凿、箭镞、网坠、凹石、砺石、石片等。

(图8 石锛)


(图9 小石斧)


出土的陶器中除陶纺轮和可复原的小陶罐,其他多为陶片。器形有罐、釜、杯、豆、器座等,花纹有压印的曲折纹、网格纹、篮纹、绳纹、条纹等。

(图10 陶纺轮)


(图11 篮纹陶罐)


遗址中发现的柱洞和河卵石堆砌的构筑物,说明当时人们在这里建造了房屋,并以木柱支撑墙壁和屋顶,应为“木骨泥墙”结构的房屋。

(图12 带柱洞的房址遗迹)


寨仔山商周遗址证实了至少在3000年前,厦门先民已过着有房屋居住的生活,从事刀耕火种、渔猎、织布生产活动。

寨仔山遗址发掘现场复原场景


考古学,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厦门考古那些事儿”
触摸厦门历史文化遗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5 18:52 , Processed in 0.0405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