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贸20强城市进口与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进出口规模单位:万元 基数越大,高增长越具挑战。20强城市中,仅7个城市的进出口增速跑赢了全国(4.8%)。其中,厦门和北京呈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以13.1%和11.6%在增幅上领跑20强;成都、苏州、重庆则呈现两位数下降,分别以-16.6%、-15.4%、-11.9%成为20强中降幅最大的三个城市。 20强的后10位中,没有新面孔,但一个显著的变动在于,前2个月高增速的郑州,3月表现欠佳,一季度的进出口排名从前2个月的12位回落到18位;一季度增速也由正转负,从前2个月的正增长18.2%转为同比下降2%,相差超过20个百分点。 从出口来说,前20强城市中,一半的出口呈现同比下降趋势,仅4个城市跑赢了全国8.4%的增速。其中,北京、深圳呈现出强劲的反弹,同比增长29%和23.8%,而重庆和苏州的出口降幅较大,分别下降13.5%和10.7%。 在进口方面,前20强城市中,12个处于降速通道。其中,成都和苏州降幅最大,分别下降30.2%和22.1%,金华和厦门同比增长34.8%和23.8%,增幅显著。 郑州3月数据拖后腿 郑州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长为负,主要就是受到了3月的拖累——其3月的进出口(301亿元)仅为一季度进出口的五分之一。对比而言,多数城市3月的进出口均超过一季度的三分之一,甚至接近二分之一。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喻新安告诉第一财经,郑州的进出口占河南的70%左右,而富士康的进出口又占郑州的70%以上,对当地产业和外贸的拉动效应巨大。 喻新安表示,为了订单和交货的稳定性,富士康陆续把多条生产线转移到了深圳和其他地区,随着外移的产线在今年节后陆续投产,影响也显著了起来。 虽然郑州一季度的出口同比仍然保持增长,增幅较前2个月大幅萎缩了近26个百分点,但一个更前置的信号是,一季度进口下降了19.8%,和前2个月7%的降幅相比,降幅扩大了12.8个百分点。以组装为主的富士康,对当地的出口和进口而言都是主力。 据第一财经4月中旬的实地探访,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及周边的乡镇张庄,冷清程度的确远超往年。 魏建国表示,不可否认富士康产业链的部分外移对河南出口造成了影响。但这是暂时的,下一步,富士康将会寻找新的赛道继续加大对郑州及河南的投资。同时,郑州作为“一带一路”的中转站,也将在空港经济、中欧班列和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力中对中东欧等地区的出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根据郑州发布2月22日的消息,当天下午,河南SWCW、郑州SWSJ安伟会见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扬伟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对接洽谈,达成广泛共识。刘扬伟表示,郑州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活力十足,富士康深耕郑州多年,对郑州充满感情,对未来合作发展信心满怀,将继续积极融入郑州发展,加速合作进程、加大对接力度,朝着互利共赢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喻新安看来,从一季度数据来看,不只是郑州面临严峻考验,成都和重庆也下降较大,同样两位数下降的还有苏州,这些均和当地的产业结构、出口目的地以及企业性质有密切关系,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情、欧美外需收缩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 魏建国提出,重庆和成都一季度外贸降幅较大,主要是工厂对于出口市场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西部地区的出口又以当地企业为主,产品品类不够多元,对欧美出口比重也相对较大,因此整体产业链受到疫情、原材料涨价、春节放假以及外需下降等诸多因素较大影响。接下来的二三季度,这几个城市预计会有更明显的恢复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