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论坛|福建发展论坛-汇聚福建人的力量(FUJIANUP.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福州 厦门 泉州
查看: 711|回复: 8

泉州人津津乐道的文物古迹和人文地理都和莆田人有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福建发展论坛会员,为福建发展加油助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先,泉州天后宫,祭祀的是莆田人妈祖,泉州本来是有自己的海神的——九日山的通远王,可是随着历代朝廷对妈祖的褒奖和册封,级别水涨船高,直至达到顶峰,泉州舍弃自己的海神,转而崇拜妈祖,一些泉州网友一定会说,妈祖之所以能成神,离不开泉州人的传播,搞得好像唯有泉州人才能成就妈祖。福建历史上移民海外的难道只有泉州人?还有一些泉州网友说,泉州天后宫和莆田湄洲祖庙没关系,其实,只要去泉州天后宫看看正殿楹联是怎么写的就知道有没有关系。“晋水溯源流,泉鹿人文同一脉;湄洲传灵迹,闽台香火并春秋”这是台湾·鹿港朝天宫的施文炳先生撰写的楹联,鹿港朝天宫据说是温陵妈所传播。不知道为什么施文炳先生为何要如此撰写泉州天后宫正殿楹联?更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在修缮泉州天后宫时,竟意外的在大殿神龛后壁发现一幅被覆盖的巨型明清时期的壁画,为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全景墨线填彩图。画风古雅雄浑气派,是不可多得的杰作。泉州网友拒接承认莆田文化对泉州的影响力,有意思的是,泉州人舍弃自己的海神而转而崇拜妈祖,不正是莆田文化对泉州的影响,渗透和侵蚀吗?第二,南安蔡浅古民居。到过蔡浅古民居的都知道,进入古民居,一眼就可以看到在正门的门楣上撰刻“莆阳世胄”什么叫“莆阳世胄”?明确无误的告诉你,民居的主人姓蔡,是著名的“莆阳蔡”后裔。“胄”原意为头盔或盔甲的意思,引申为受保护的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裔也,系也,嗣也。莆阳蔡在南中国影响深远,福建,台湾,两广,甚至云贵川的蔡姓皆为其后裔,远播东南亚。
第三,泉州崇福寺。是和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合称泉州三大丛林。崇福寺始建于北宋初年,《泉州府志》记载:在城外,陈洪进有女为尼,以松湾地建寺,拓罗城包之,初名千佛庵。陈洪进,莆田人,为人机谋善变,奸猾狡诈。原为永春人留从效部下,后被留从效招为女婿,竭力尽忠,被留从效提拔为统军使,留从效逝世,陈洪进联合张汉思诬陷留从效之子留绍糍反叛,逼死了留绍糍,夺取军权,又假借复兴闽王,广招随兵。反过来又活捉张汉思,投靠南唐李璟,雄据漳泉。后于北宋归顺,献出漳泉二州,加封为清源节度使,进爵太师,权倾朝野。陈洪进之女不满其父恶行,决心遁入空门,虔心礼佛,以赎父罪,陈洪进无计可施,于是在泉州城外建寺安置女儿。安顿女儿之后,陈洪进还下令拓宽罗城,把千佛庵圈入城中,,并且开凿一条环城河,以便经常可乘船看护女儿。这就是崇福寺的由来,
第四,晋江陈埭镇,陈埭原为近海泥滩涂,是海水回流淤积之地,既不能种庄稼又经常水患,百姓苦不堪言,五代时,晋江人口增长,土地紧张,泉州观察使陈洪进下令官兵围海筑埭,和今天的围海造地很相似。所以后人为感谢和纪念陈洪进,把这个地方叫“陈埭”。陈埭多溪流,故陈埭又名陈江。
第五,洛阳桥。洛阳桥是惠安和泉州的分界线。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当时的洛阳江“面阔五里”往来舟楫常常因海潮和大风倾覆,所以人们祈求平安,这里就叫“万安渡”。北宋年间,莆田人蔡襄任泉州郡守,主持建造洛阳桥。泉州民间传说,蔡襄是莆田人,其母是惠安人,有次,身怀蔡襄的母亲要去泉州府城,乘船时突遇大风大浪其母心中祈祷,并许愿,未来腹中胎儿能成材,一定要在此修建桥梁,方便过往群众,果不其然,蔡襄后来终成大器。不忘母亲誓言。洛阳桥有三绝:一是工程浩大,名甲天下;二是蔡襄自撰自书的碑文《万安桥记》气度轩昂,端庄严谨;三是碑字豪迈超群,浑厚遒劲。桥,碑,字三者交相辉映。
第六,晋江蔡氏宗祠。位于晋江五店市的蔡氏宗祠是晋江蔡氏六世蔡常安在宋熙宁年间钦赐进士后回晋江建造的。在蔡氏宗祠的正门上有一幅楹联:“派分莆阳世居青阳堂揖双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裔出周代基肇唐代泽流昭代长绵百代振家声” 据青阳蔡氏族谱记载:“一世祖辉公,君智公次子,字用明,号一翁,家世莆阳仙游县。唐咸通元年(860年)庚辰来泉之晋江县青阳,耽于山水,舍仙游而卜居焉……”据晋江蔡氏族谱记载:“一世祖辉公,君智公次子,字用明,号一翁,家世莆阳仙游,咸通元年来晋江青阳,耽于山水,舍仙游而卜居青阳。。。。。”
第七,《陈三五娘》在泉州和潮汕地区以及闽南地区耳熟能详的一出戏。泉州文化研究会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确有陈三这个人,传为清源节度使陈洪进的三儿子。
第八,永春县仙夹乡。永春县仙夹乡为什么叫仙夹?和仙夹居民多姓郑有关系,这些郑姓都是莆田郑樵的后裔,郑樵原为莆田兴化县民,后来裁撤兴化县,郑樵的家乡被划归仙游县管辖。郑樵。字渔仲,号“夹漈山人”后人尊称其为“夹漈先生”。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在家乡山上建起夹漈草堂刻苦力学,后世把他的“夹漈草堂”和四川省的“杜甫草堂”隆名并峙。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语言,自然科学,天文,文献学,史学方面都卓有成就,一生著书立说颇多,不过存世的仅有闻名于世的《通志》以及《夹漈遗稿》等。朱熹对郑樵敬仰备至,公元1152年朱熹到莆田山区拜访郑樵,郑樵仅以豆腐,白盐,白姜,荞头招待。两人密会交谈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随从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公元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其中《通志》的二十略涉及诸多领域,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梁启超先生高度评价:“宋郑樵生左丘明,司马迁之后,奋高掌,迈远拓,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史界有郑樵,若光芒竞天彗星焉”。
只因为如此,永春县仙夹乡的郑姓从莆田移民到永春时,郑樵家乡已经划归仙游管辖,把此地更名为仙夹:意为仙游夹漈先生后人,定名仙夹
第九,晋江摩尼教遗址。晋江华表山上的摩尼教遗址被泉州宣称为世界唯一的摩尼教遗址,先不说唯一正确与否,单就晋江摩尼教遗址,最近人们发现,摩尼教遗址的建造也和莆田人有关系,摩尼教圣像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石刻,左边是“兴化路罗山境姚祖兴奉舍石室一院。。。。”。右边石刻为:“谢店市信士陈真泽,善舍本师圣像。。。。。”晋江地方志专家说,从两方铭文可以看出,摩尼教草庵曾有莆田和晋江两地信众在此捐造石室和圣像。


发表于 2023-3-1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会动,地不会动。
发表于 2023-3-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莆阳蔡”,
蔡京

莆田才子集团老板就是姓蔡
发表于 2023-3-18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拳术秘诀》称:“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
发表于 2023-3-18 11: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跟枫亭有关的,千年来枫亭的影响力不比莆田差的
发表于 2023-3-18 11: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莆田属泉州的时候。说是泉州也没问题。莆田独立出去后的才能叫影响叫渗透
发表于 2023-3-18 18: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后宫供奉的是妈祖,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公元960年,出生地为当时泉州府下辖的莆田县湄洲岛。林默自小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以行善济人为务,专心精研医理,为沿海百姓消灾治病。林默在一次海难救助中不幸去世,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公元1122年,宋徽宗赐莆田妈祖庙“顺济”庙号,这是官方对妈祖这一传统民间崇拜的第一次恩典和肯定,使妈祖从自发信仰转变为官方承认的地方信仰。初建的泉州天后宫也被宋徽宗赐额“顺济”作为庙名。

宋元时代,随着泉州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公元1278年,元世祖下诏称妈祖为“泉州神女”,并封其为天妃,妈祖的神格骤然提高。公元1299年,元文宗下诏直呼妈祖为“泉州海神”,确立了妈祖的海神职位。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出使西洋,奏令福建镇守官重修妈祖庙,使其焕然一新。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启航,顺利返航后,奏请朝廷,正式改泉州“顺济宫”为“天妃宫”。

清康熙年间,施琅出征台海,据说在恶劣的海况中得到妈祖庇护,顺利收复台湾,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后”,至此,宫名改为“天后宫”,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钦定春秋两祭,都在天后宫举行。

妈祖在宋元时期屡获封号,其祭祀列为官方祭典,由朝廷每年遣使致祭。1281年朝廷派遣负责海外贸易的市舶提举任册使册封天妃,说明国家意志与民间信仰达成高度共识,共同推动宋元泉州海洋贸易的蓬勃发展。
发表于 2023-3-18 18: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的天后宫却被认定为国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也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郭物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23-3-18 18: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好像是第六批文保单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 闽ICP备13019286号 )|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495号

GMT+8, 2025-8-24 05:04 , Processed in 0.0384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